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226.5
  • 學位論文

以《儺舞》及《塔朗泰拉》為例分析以舞蹈為標題的打擊樂作品

Analysis of Percussion Works under the Title of “Dance”- with 《Nuowu》 and 《Tarantella》 as example

指導教授 : 朱宗慶 吳珮菁 吳思珊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我們常聽到許多舞曲的名稱、節奏的型態,其實也是舞蹈的名稱。作曲家也能依循舞曲的模式,寫下一首又一首的舞曲。作曲家寫作的來源有很多種,有可能取決於節奏型態,有可能是常使用到的音響聲調,或是作曲家自己的畫面想像...等等。 在這書面報告中,選了兩首曲子,一個是西方的民俗舞蹈,一個是中國歷史留下來的文化遺產。筆者分成幾個部分來作為分析的方向,從舞蹈的源起開始,談到了音樂與舞蹈的關係,接下來分成兩個段落,先講述儺文化,再來闡釋《儺舞》,另一段描述義大利的西西里島文化,再談論並分析《塔朗泰拉》。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Nuowu Percussion works Tarantella Dance Anders Koppel

參考文獻


翁玉梅。音樂即興與舞蹈配樂研究。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碩士在職專班,碩 士書面報告。2006
周芸如。擊樂獨奏作品《擊樂狂草》及《鐘鼓樂三折》之傳統素材分析及音樂詮釋。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管絃與擊樂研究所,碩士書面報告,2010。
Horden,Peregrine. ed The History of Music Therapy since Antiquity: Medical Theories of Tarantism in Eighteenth-Century Spain. Music as Medicine. England: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2001.
巫欣璇。馬林巴木琴作品《流水、古厝、酒家》與《野臺高歌》之樂曲分析與詮釋。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管絃與擊樂研究所,碩士書面報告,2011。
西文書目

被引用紀錄


黃子臻(2012)。艾曼紐˙瑟裘奈的擊樂作品《麥哲倫協奏曲》之樂曲分析與音樂詮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5/TNUA.2012.0010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