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8.91.70
  • 學位論文

我的創作理念──傳統樂器與非傳統樂器之搭配

My Composition Idea ──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Instruments and Others

指導教授 : 賴德和

摘要


在臺灣,音樂的領域涵括了西方音樂 、中國傳統音樂等。新的音樂或聲響發展時,各個領域的結合都有其可能性。 研究者將對於現今創作傳統樂器的概念,分為「視為新音色或新樂器的創作方式」與「依樂器自身語言的創作方式」,再分別論述這兩種個角度的價值與意義。在具備相對的概念後,接著追述傳統樂器角色的定位。為了更清楚研究傳統樂器的使用方法,研究者將分細項來討論使用的可能性並以實作舉例。 論文選用研究者畢業製作的三首作品來當作分析目標,這三首的編制皆有一項非傳統樂器的搭配,對於這項非傳統樂器角色建立的方式,文中將進一步論述。在第三章「作品分析」,文中會詳述樂曲的曲式架構,並依照各曲的樂章與段落等具有特性的樂段,以譜例說明創作理念。並在最後一個章節以生死學的角度與論文中的作品結合,試圖講述研究者創作的人生觀與創作思想。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梁茂春。《中國當代音樂 1949-1989》。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
傅利民。《中國民族器樂配器教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張志光。《生死輪迴》。臺北:新視野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6。
翻譯書目

被引用紀錄


李翠芸(2017)。擊樂作品《靜思.搧動》之音樂分析與詮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4-12022017225815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