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9.131.79
  • 學位論文

亨德密特中提琴與鋼琴奏鳴曲<1939>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An Analysis and Performing Interpretation of Paul Hindemith Sonata for Viola and Piano <1939>

指導教授 : 何君恆

摘要


中提琴在音樂史的發展之中,早期較不被重視,這是由於樂器本身條件較不足 所造成,既沒有小提琴高音部分的高亢,同時亦缺少大提琴低音部分的渾厚,雖然如此,在所有音樂作品當中,卻不能缺少中提琴的身影。於巴洛克樂派及古典樂派時期,在室內樂和管弦樂作品當中,中提琴所扮演的角色,雖然只是不起眼的伴奏部分,但不可否認,這不起眼的中音域部分的確不可或缺,直到浪漫樂派,中提琴的地位才慢慢提升,開始在獨奏當中顯露頭角,同時展現中提琴特有的柔美音色,開始有了主導能力而非僅只能擔任配角。 亨德密特為中提琴所創作的曲目,至今仍為所有作曲家之冠,加上亨德密特本身是位傑出的中提琴演奏家,這些為中提琴所創作的作品,所有運用的技巧都是作曲家精心設計過,並且皆在音樂會中親自演奏,所以在拉奏上是毫無疑問的。亨德密特的中提琴作品,被認為是學習中提琴的必備曲目,他為中提琴所寫的協奏曲「燒烤天鵝的人」,亦被稱為中提琴三大協奏曲之一,除的拉奏上技巧的使用之外,在其獨奏作品當中,亨德密特亦喜歡運用和弦和雙音,這對於在拉奏中提琴是頗困難的部分。筆者明白亨德密特的作品對中提琴的重要性,所以選擇他為中提琴所寫的最後一首作品,來作為研究,並期望在詮釋上,能夠更貼近作曲家當時的意境。

關鍵字

亨德密特 中提琴 1939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Paul Hindemith Viola Sonata 1939

參考文獻


Rickards, Guy. 20th-Century Composers:Hindemith, Hartmann and Henze. London : Phaidon Press, 1995
Noss, Luther. Paul Hindemith in the United States. Urban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9.
P.Morgan, Robert. Modern Times:From World War I to the present. Prentice Hall:First North American , 1994.
P.Morgan, Robert. Twentieth-Century Music:A History of Musical Style in Modern Europe and America. New York:Norton & Company, 1991.

被引用紀錄


莊春惠(2008)。探討基隆市國中學生性知識之影響因素-應用多層次分析結果〔碩士論文,中山醫學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4/CSMU.2008.00098
許麗萍(2005)。衛生教育介入對預防青少年吸菸之成效 -以彰化縣國高中學生為調查對象〔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118-080720091627430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