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提琴在音樂史的發展之中,早期較不被重視,這是由於樂器本身條件較不足 所造成,既沒有小提琴高音部分的高亢,同時亦缺少大提琴低音部分的渾厚,雖然如此,在所有音樂作品當中,卻不能缺少中提琴的身影。於巴洛克樂派及古典樂派時期,在室內樂和管弦樂作品當中,中提琴所扮演的角色,雖然只是不起眼的伴奏部分,但不可否認,這不起眼的中音域部分的確不可或缺,直到浪漫樂派,中提琴的地位才慢慢提升,開始在獨奏當中顯露頭角,同時展現中提琴特有的柔美音色,開始有了主導能力而非僅只能擔任配角。 亨德密特為中提琴所創作的曲目,至今仍為所有作曲家之冠,加上亨德密特本身是位傑出的中提琴演奏家,這些為中提琴所創作的作品,所有運用的技巧都是作曲家精心設計過,並且皆在音樂會中親自演奏,所以在拉奏上是毫無疑問的。亨德密特的中提琴作品,被認為是學習中提琴的必備曲目,他為中提琴所寫的協奏曲「燒烤天鵝的人」,亦被稱為中提琴三大協奏曲之一,除的拉奏上技巧的使用之外,在其獨奏作品當中,亨德密特亦喜歡運用和弦和雙音,這對於在拉奏中提琴是頗困難的部分。筆者明白亨德密特的作品對中提琴的重要性,所以選擇他為中提琴所寫的最後一首作品,來作為研究,並期望在詮釋上,能夠更貼近作曲家當時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