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8.109.154
  • 學位論文

舒曼《間奏曲集》作品4之研究

Robert Schumann: Intermezzi, Op.4

指導教授 : 陳美鸞

摘要


舒曼在這首《間奏曲集》的寫作手法,總結成以下幾個論點。 簡潔、清晰的結構:這首《間奏曲集》由六首鋼琴性格曲組成,除了第二曲為輪旋曲式之外,其餘皆為單純的三段體。與每一曲之間「樂段交替」的調性呈現3度、5度關係。第二曲到第五曲的調性銜接設計,使這首《間奏曲集》呈現出整體感。 多變的節奏:「節奏」是舒曼最為重要的創作素材之一。經由拍子和節奏之間的微妙變化,產生特有的複雜節奏音型,這是重音的拖延所造成,使節奏韻律失去了慣有的重量感,呈現出強烈不安定的個性。在《間奏曲集》中除了第四曲外,其餘都有使用切分節奏,有時用同一種節奏做細微的改變,有時配合著旋律,有時當作和絃伴奏。除此之外,彈奏技巧方面有使用雙手交錯而造成切分節奏的情形,及橫向二對三的使用亦造成特殊的節奏音型。 豐富的和聲:第二曲利用半音製造出不協和聲響,第三曲使用瞬間調性改變的方式提升樂曲的神秘性,第五曲的一連串和聲改變,產生戲劇性變化。這些設計所營造的不穩定及緊張的氣氛,增加了《間奏曲集》的吸引力。 錯綜複雜的對位:全曲充滿對位技巧的創作手法,尤其在第一曲使用的卡農及疊句。而第五曲的B段,從頭至尾的橫線條旋律線交錯其中,有時加上小動機、有時配合節奏,如此精緻的寫法,顯示舒曼對音樂創作的用心,亦是音樂表達上較困難的地方。 「引用」:不同於其他作曲家,「引用」可以說是舒曼最具創意的寫作手法,在這首《間奏曲集》內,兩次引用舒伯特的作品,還有貝多芬以及自己創作的《阿貝格變奏曲》及《蝴蝶》。在舒曼的其他鋼琴作品中,「引用」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 在相同的樂句裡,做不同的變化:有力度、速度、節奏等。這麼仔細的創作手法,代表著舒曼在作曲上的細緻度。 「緊接著演奏」(attacca):也是這首作品最具特色的地方。舒曼將全套《間奏曲集》中心的四曲以attacca連接,前後則以第一曲和第六曲做開始和結尾,不但是一首非常對稱的作品,亦是表達樂念統一的最佳範例之一。 《間奏曲集》屬於舒曼早期的作品,因此在曲中仍可看出謹慎的樂句結構,但每一曲都有其獨特的風格。雖然《間奏曲集》比起舒曼其他的大型套曲較不常被演奏,不過此曲內所用的創作技巧,都是舒曼作品的典範,同時也影響了之後的作曲家,如布拉姆斯的鋼琴《間奏曲集》作品117等。

關鍵字

間奏曲 疊句 輪旋曲 緊接著演奏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Intermezzi stretto Rondo attacca

參考文獻


Krebs, Harald. Fantasy Pieces: Metrical Dissonance in the Music of Robert Schuman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Latham, Alison, ed.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Musi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Sadie, Stanley, ed.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 Musician. 2nd ed.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 2001.
Schonberg, Harold C. 著。陳琳琳譯。浪漫樂派。台北:萬象,民82。
范紋綺。探究舒曼《克萊斯勒亞納,作品十六》音樂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民94。

被引用紀錄


黃芷嫻(2011)。舒曼《克拉拉主題即興曲》作品5的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5/TNUA.2011.00138
游媛媛(2008)。舒曼《幻想曲集》作品十二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5/TNUA.2008.00070
湯椀清(2009)。舒曼《維也納狂歡節》作品26之樂曲探討與演奏詮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4-28062009173351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