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6.180.161
  • 學位論文

舒曼《維也納狂歡節》作品26之樂曲探討與演奏詮釋

Robert Schumann:Faschingsschwank aus Wien, Opus 26

指導教授 : 林文菁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的兩部作品《狂歡節》(Carnaval ,Op.9)和《維也納狂歡節》(作品26),都以《狂歡節》為主題,用音樂創作出眾人參加節日時,竭盡所能以另一個角色偽裝原本的自己,表現世人無拘於世俗的包袱及狂野不羈的狀態,舒曼在此部作品中以第三人冷觀這些行為的情境並轉化為音符。 舒曼大部分的鋼琴創作為套曲音樂,本文所要探討的作品《維也納狂歡節》是其中一部,這是舒曼於1838 ~ 1839年至維也納,想一探工作機會的創作,每一個樂章中再再顯示出,舒曼當時不得志的憂鬱與對克拉拉的思念,音樂的變幻無窮與豐富的情感,變化出美妙的旋律,在研究他生平背景過程中,才能夠了解那是結合舒曼的人生歷程,與他豐沛而細膩的所展現的偉大成就。 本文第一部份從舒曼之生平、其鋼琴作品之發展、樂曲創作背景及探討狂歡節(Fasching)字面上的意義談起。第二部份將探討樂曲的結構分析,以了解每個樂章中樂曲的動機、節奏、旋律音型等創作手法,進一步發掘樂曲間主題與動機之關連性。第三部份針對個人的練習心得與演奏,探討實際上的詮釋內容,藉由譜面的分析與實際演出作一統整結合。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賴亭愷著。舒曼《間奏曲集》作品4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06。
Brion, Marcel. Schumann & the Romantic Age. London: Collins, 1956.
Dowley, Tim. Schumann: His Life and Times. New York: Midas Books, 1982.
Plantinga, Leon. Schumann as Critic. New Haven, NJ: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7.
Sadie, Stanley.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26 vols. London: McMillan, 2001. “Robert Schumann,” S. v. by Gerald Abraham.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