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0.157.242
  • 學位論文

海勒《花、果、刺》曲集,作品82 18首鋼琴性格曲之研究

A Study in Stephen Heller Flower, Fruit, and Thorn Pieces for Piano Solo , Op.82

指導教授 : 陳美鸞

摘要


十九世紀浪漫派音樂家史蒂芬.海勒(Stephen Heller, 1813-1888)才華與作品備受當代音樂家的讚賞與推薦,他的音樂創作約160部左右,多為鋼琴獨奏曲,曲風多變有原創性,作品中生動的節奏、力度與速度的變化,充分展現浪漫時期風格。海勒最具指標性的鋼琴作品為:練習曲與性格曲兩大類型。鋼琴練習曲共13冊,其中最受矚目的為1844年所出版的作品45、46、47練習曲,至今仍為鋼琴教學的常用教材。而鋼琴性格曲數量極多,約50集左右,本論文主題《花、果、刺》曲集(Flower, Fruit, and Thorn Pieces for Piano Solo)作品82,正是海勒最重要的鋼琴性格曲代表作品之一。 海勒深受德國文學家尚.保羅(Jean Paul Friedrich Richter, 1763-1825)的影響,其《花、果、刺》曲集作品82之曲名即來自尚.保羅在1796-97年所寫的長篇小說:《花、果、刺》(Blumen-Frucht-und Dornenstücke)。海勒的《花、果、刺》曲集,為1853年在柏林創作出版的性格曲,此曲集以詩意和細膩著稱,內容多以描繪人的情緒為主,其餘為情感交流、大自然景物、與女性的描寫。海勒在樂曲速度標記前,常以情感上的術語表達樂曲意境,各樂曲形式多為二段體或三段體,18首樂曲調性以3度關係分為九組,第1組到第5組使用循環五度安排調性,這樣緊密的調性安排給予曲集整體感。 海勒《花、果、刺》曲集的每一首樂曲都各自有特殊的寫法與表達方式,本論文將樂曲以不同寫作技巧手法分類整理,並就其樂曲意境表達加以探討。技巧分類依序為:琶音與分解和弦、音階、和弦、震音、切分節奏、力度與速度。然而,無論海勒使用何種方法描繪事物,樂曲內容的意境表達與標題都是如此切合,讓人彷彿身蒞其境。以鋼琴教材而言,海勒的《花、果、刺》曲集無疑是極佳的教材,它不但包含了各種鋼琴技巧,在速度、力度、與表情變化上,更有海勒的精心設計,這樣的作品能使中上程度的演奏者,練習如何在表達情感的同時,平穩地掌握鋼琴技巧,開啟浪漫樂派鋼琴作品演奏之路。

關鍵字

海勒 花果刺曲集 個性小品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許境軒。海勒練習曲作品45、46、47、125教學探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
Fraser, Alan. The Craft of Piano Playing: A New Approach to Piano Technique. Lanham, Maryland, and Oxford: The Scarecrow Press, Inc., 2003.
Gillespie, John. Five Centuries of Keyboard Music.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1972.
Gordon, Stewart. A History of Keyboard Literature. New York: Schirmer Books, 1996.
Hildebrandt, Dieter. Pianoforte: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Piano. Translated by Harriet Goodman. New York: George Braziller, Inc., 1988.

被引用紀錄


邱沛萱(2010)。舒伯特兩首早期鋼琴變奏曲《F大調十段變奏曲》D.156與《胡登伯納主題變奏曲》D.576〔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5/TNUA.2010.0009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