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人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綜觀歷史、文學、社會、藝術、宗教等,音樂的影響力可說是無遠弗界,而打擊樂尤其親近於人類的歷史文化與日常生活。打擊樂至今仍不斷的在擴張其境界,跨領域的結合,更是時下最熱門的議題。我們也一直在構思,如何將打擊樂很實際化的推廣,對於台灣這個保守的國家,打擊樂又要如何能讓台灣人民能接受這個相對於傳統古典的新潮流。沒錯,打擊樂器雖是最古老的樂器。但如今打擊樂相對於傳統古典樂卻也是發展最快,最為前衛的。 宗教對於人類的影響是很深遠的,它的起源發展遠遠超過音樂。基督教信仰甚至影響了西方社會文化及政治的道德標準。其宗教音樂則是宗教教化及傳達信息影響力的主要媒介之一,其重要性不容忽視。而宗教所產生的宗教音樂更直接影響西洋古典音樂的發展,有非常多的音樂作品是特別為了基督教而譜寫,且明明的紀錄在宗教音樂的文獻中。反觀打擊樂之宗教作品,卻是寥寥無幾,屈指可數。存有的,有些也無法確定作曲家是否真是將此作品列為宗教作品,還是無特別意義的標題音樂。在宗教音樂的範疇下,對於傳統古典音樂方面來說,打擊樂這方面確實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再進步。 基督教對於北台灣社會的影響極其深遠,及至教育、音樂、人文、醫療、道德觀等不勝枚舉。而基督教在新教產生後,陸陸續續有很多派別開始興起,教義上雖為大同小異,但卻有許許多多的分支,北台灣基督教的發展亦是如此,例如長老教會、真耶穌教會、浸信會、靈糧堂、貴格會等,各自分成福音派、靈恩派、奧秘派,甚至也有很多獨立教派產生。並且因各教派在教義上各持己見,連宗教音樂的形式也有很大的區別。 音樂來源的不同就會關係到音樂風格的迥異,音樂風格的不同連帶也就與所使用的樂器有很大的區隔。不只在台灣,世界各地都有這種問題產生。筆者經過深度訪談之後,發現很多教會的音樂風格不同之原因源自於派別的相異。傳統教派(包括傳統福音、傳統靈恩、傳統奧秘派)堅持古典音樂才是上帝的音樂,於正式主日崇拜聚會時,是避免現代熱門樂器加入;而轉型教派(包括轉型福音、轉型靈恩、轉型奧秘派)又闡釋新看法,只要是符合聖經教訓,其音樂可以撫慰人,醫治人,使人得到幫助,可以成為傳福音的重要媒介,那就是屬神的音樂。因此轉型教派的音樂,以傳福音為主要導向,開始加入現代樂器,甚至加入許多的打擊樂器,來添加歌曲的律動感及活潑性,讓教會音樂能很容易的被大眾所接受。 筆者對於此報告題目特別利用田野調查之方法,到北部各大教會去做實地訪談。從第一手資料中來探討打擊樂對於台灣當代教會音樂中有哪些影響及運用?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在哪裡?要如何在教會中推廣打擊樂?並且將其訪談內容節錄並分析、歸納、統整至此報告之中。筆者希望以文獻及田野調查兩種研究方法,以不同的面向研究,能使研究結果更為客觀,盼望此研究報告能使未來打擊樂於教會音樂中,創造出更多的機會,表現出更多元化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