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190.144
  • 學位論文

都市水岸的型塑-以高雄愛河整治為例

指導教授 : 鄭瑞明

摘要


本文是以高雄愛河作為研究的區域,從探討都市水岸的型塑的角度,了解高雄愛河從日治時期,開始針對有關愛河整治的相關過程。 高雄愛河在不同時代的人文發展背景下,從早期是一條清澈的溪流,全長約十餘公里,主要在下游的地段,因臨近高雄港,所以不少的人們藉由著河水的運輸,方便的載送物品,至中上游的河口。但隨著時間、空間和科技的進步的,也因為人們過度的開發,在愛河兩旁設立了許多的工廠、養殖場等,使得原有清澈的河水,開始污黑惡臭,特別是家庭廢水、工業排放污水…等都排入了高雄愛河,漸漸的人們也遠離了這個水岸。 陸陸續續高雄市政府也注意到高雄愛河需要整治的重要性,用了許多方式,試圖整治水質河川,當中還曾經用怪手在愛河挖掘淤泥。但從1971 年開始,高雄愛河的整治有了新的曙光,因為當時建築了十一座的截流站,主要擋住了污染源的不在愛河中繼續流動,以及地下的污水排放管的設立,讓家庭排放的污水經排放管不在流入愛河,使的愛河有了初步較為完善的改變。 到了近期,也因為時代的進步、科技的更新和人們注重環境的休憩,在愛河經過了三十幾年整治的過程,而有了今日的成果,特別是在親水設施的打造,河岸兩旁的自行車道、公園綠地、住屋林立、全國性的燈會、夜光龍舟賽…等,許多的人們願意重新回到經過整治,屬於全國人民耳熟能詳的高雄愛河。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參考文獻


黃武達,<日治時代高雄都市結構之分析(1992)>,《日治時代台灣近代都市計畫之研究•論文集(2)》,臺北縣:臺灣都市史研究室,1996 年。
李永展,<百年來高雄都市發展之變遷及未來展望>,《都市與計劃》第22 卷第1 期,1995.3,頁123-137。
陳維哲,<高雄市行政中心變遷之研究>,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鄭欽太,<使用者觀點之都市河岸空間營造─以高雄市愛河河岸空間為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
一、書籍

被引用紀錄


尹智剛(2012)。足球沙漠中的玫瑰--從汐止俱樂部女足隊的創建與球員生涯規劃看臺灣女足的新出路〔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2.10939
陳啟發(2006)。退役職業棒球選手生涯規劃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712200716101640

延伸閱讀


  • 黃惠榮(2006)。〔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5/TNUA.2006.00102
  • 黃文易(2012)。〔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1903201314435455
  • 江浚豪(2012)。〔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1903201314441943
  • 林盟智(2007)。〔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207200917350483
  • 許麗坤(2006)。〔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5/TNUA.2006.0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