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62.34
  • 學位論文

國家政策下卑南溪中上游流域之族群變遷

.

指導教授 : 溫振華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東台灣地區在整體發展過程相較於台灣西部而言是較晚且具特殊性的,主要因素是其自然環境的惡劣、族群關係的複雜、…等。本研究區卑南溪中上游流域包括新武呂溪流域、卑南溪縱谷部、鹿野溪流域等部分,這裡原是草木茂密、鹿群奔馳其間,無人居住之地。因此在國家勢力進入該地後,其區域發展就呈現出特殊的模式。本研究的目的為:一、建構本研究區域從史前人類活動以來一直到現在,不同族群的生活情形,並從而探究包括統治者與個別被統治族群間、移民族群與原居地族群關係的發展。二、陳述不同時期國家力量對研究區域族群的統治過程。三、藉由不同時期國家力量介入及統治的探討,瞭解對各族群生活的影響,並可比較不同國家力量對族群統治的異同與歷史變遷。 史前時期的文化層與台東平原上的卑南文化相近,也與整體花東的史前文化有相關的脈絡可循,只因自然環境的條件不佳,使得人文活動無法延續。在荷蘭時期,本區域主要荷蘭人在東臺灣發展探金事業時的一個路徑與落腳處,荷蘭人曾經由召開東部地方會議的機會與本區域南邊的卑南族部落有所接觸,並藉由賜予頭目們藤杖和觀察是否參與會議,來視為各社對於荷蘭政權的認同。 清治時期在封山劃界政策下與後山族群保持距離,但民間的漢番貿易卻依然未停止,水路交通是這個時期進出後山最主要的方法。在清政府的國家勢力正式進入該地之後,大庄事件是最嚴重的官民衝突,這場變亂等於是宣告開山撫番政策失敗。在事件結束之後,整個漢人移墾才剛起步的縱谷區,除了勞動力的嚴重不足外,漢人對於在後山開墾的安全性疑慮再度展開,但同時由於對抗事件的發生,原居縱谷的各族群反而多了接觸的機會。 日本政府在治理原居此地區的住民與清廷的作法並不太相同,清政府主要是藉由稅收來建立統治與被統治者間的關係,對於分佈於更廣大山區的布農族,則態度甚為消極;日本人則除了稅收與服勞役外,還將縱谷區的族群納入現代國家行政區範圍內,並引進日本資本家開拓東台地區,對於布農族的態度也相當積極,努力將其納入國家體制內。日本為了推展資本主義化殖產興業政策,在此地以移民村的方式,想大規模有計畫來開墾,企圖達到內地化東台的目的。 本地區無論是在清治或日治時期,均在國家政策主導下進行移民,並以此為契機,引起更多的自由移民。戰後,新加入的退除役官兵成為卑南溪中上游流域有組織開發土地的新族群,加上受到政府鼓勵開發東部、土地改革等政策面,以及西部颱風、豪雨導致農業災害的推力作用下,新移民不斷的湧入此地區,西部移民與外省人這兩族群是戰後新增聚落的移民主力,同時也發展出卑南溪中上游流域族群關係的新課題。

並列摘要


.

並列關鍵字

.

參考文獻


1959 《同治甲戌日軍侵臺始末》,臺灣文獻叢刊第38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9 《臺案彙錄甲集》,臺灣文獻叢刊第31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4 《清宣宗實錄選集》,臺灣文獻叢刊第188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6 《清會典臺灣事例》,臺灣文獻叢刊第226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9 《劉銘傳撫臺前後檔集》,臺灣文獻叢刊第276 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