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184.214
  • 學位論文

元代前期徽州朱子學--以胡一桂、胡炳文和陳櫟為中心

指導教授 : 祝平次 林聰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論文探討元代前期徽州地區學者—胡一桂、胡炳文和陳櫟,繼承和發展朱子學的問題,為要了解元代科舉尚未施行之前,徽州地區朱子學興盛的原因,以及這三位學者發展朱子學的貢獻。第二章首先處理南宋徽州士人對朱子學的態度,強調朱熹生前其學說在徽州的影響力有限,直到南宋後期被官方認可,朱熹才成為徽州地方文化的象徵,朱子學也普遍受到徽州士人重視。第三章討論胡一桂家學與朱子學的關聯,並提出他對《周易》的看法,一方面遵循朱熹《易》學體例和《易》圖繪製方法,另一方面對古《易》體例的演變,卻不同於朱熹的意見,同時他也吸收漢代《易》學的見解。第四章討論胡炳文為發揚家學和地方文化,對經學和朱子學的看法,並且管理由家族出資的明經書院。此外,探究他對南宋饒魯的批評,和吸收饒魯不同於朱熹的解說。最後說明胡炳文將朱熹〈齋居感興〉提升至儒家經典的意圖,不僅強調要由朱熹註經的方法註詩,在內容上則偏向蔡氏家學的意見。第五章討論陳櫟對朱子學的思考。他重視朱子學,也與家學背景有關,可是未必全盤接受朱熹的經註,因為他主張解經要配合上下文的字詞,同時這原則也影響他對朱熹《四書》版本的選擇。此外,陳櫟主張經史合一的史學觀,有意將道學觀點融入歷史寫作之中。這三位學者為了保存家學與地方文化,在元代前期徽州地區發揚朱子學說。他們特別重視朱熹的註經方法和經書架構,並將朱子學的觀點,延伸至詩文和歷史等領域,同時他們也反省朱熹的經學註解,以及檢討南宋時期朱子學者的意見,提出與朱熹不同的看法,為要使朱熹的學說更加完善。

關鍵字

胡一桂 胡炳文 陳櫟 元代 徽州 朱子學

參考文獻


郭彧 2002 〈元代的易圖—胡一桂的《文王十二月卦氣圖》〉,《孔子2000》網站,2002年5月26日,
史甄陶 2007 〈論《在玆篇》的「道」與「文」〉,《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7卷第4期,頁119-142。
史甄陶 2008 〈從《感興詩通》論胡炳文對朱學的繼承與發展〉,《漢學研究》第26卷第3期,頁93-122。
許華峰 1998 〈從陳櫟《定宇集》論其與董鼎《書傳輯錄纂注》的關係〉,《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8卷第2期,頁61-74。
劉祥光 1997 〈中國近世地方教育的發展﹕徽州文人、塾師與初級教育,1100-180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8期,頁1-45。

被引用紀錄


許育龍(2012)。宋末至明初蔡沈《書集傳》文本闡釋與經典地位的提升〔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2.03170
吳孟謙(2007)。默識天人之際——薛敬軒理學思想探微〔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7.0063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