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6.87.60
  • 學位論文

Norbert Elias 的文明理論——文明化、個體化、知識化的形態與過程

指導教授 : 鄭志成 張維安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論文試圖考察德國社會學家 Norbert Elias 的社會學基本概念——「形態」與「過程」,從中探討其「文明理論」的基本提問與構想。本論文考察的重點並不在於Elias歷史研究中的具體內容,而是在Elias歷史分析的基礎上,藉由「著作史」的回顧與考察,釐清Elias「文明理論」的整體框架和其社會學基本概念的關聯。本論文認為,Elias提出「形態」概念的用意,不僅在於指出人類社會相互依賴的基本特質,更在於回應西方近代以來,伴隨著「文明化過程」所形成的人類自我圖像。因此,對於 Elias「形態」概念的理解,就必須同時考慮Elias述及長期「社會過程」的三個向度:「文明化」、「個體化」和「知識化」,如此方能進一步回答 Elias「文明理論」的兩個提問:文明化的動力與近代人類自我意識之間的關係。Elias 的「文明理論」,不僅說明人際互賴的複雜性與交織化過程產生的各種推力、拉力與抗力,同時也指出,逐步學習自我調節的文明人,如何在「文明化」、「個體化」與「知識化」的長期交互作用下,產生「自己/他人」、「內在/外在」的知識框架,並內化成人們認識和適應交織關係的社會慣習。成為文明人的「過程」,不僅指涉更為糾結的、不易看透且充滿張力的「形態」,亦展現出文明人日益理性化與心理學化的自我圖像。

關鍵字

文明理論 形態 過程 文明化 個體化 知識化

參考文獻


胡正光:柏格森的「創造進化」與伊里亞斯的「過程」:一個比較的觀點。《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20期,2007,頁133-181。
Durkheim, Émile(涂爾干)著/李康譯:教育思想的演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Martuccelli, Danilo(馬爾圖切利) 著/姜志輝譯:現代性社會學——二十世紀的歷程。南京:譯林,2007。
Bauman, Zygmunt: ‘The Phenomenon of Norbert Elias’. In: Sociology, Vol. 13, 1979, No.1, pp. 117-125.
Brown, Richard: ‘Norbert Elias in Leicester: Some Recollections’. In: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Vol. 4, 1987, pp. 533-53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