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為進一步增進高熵合金低溫及高溫應用的特性,乃將AlxCoCrFeNi高熵合金中的Cr含量由1份增加為2份,設計成Al0~1CoCr2FeNi合金(簡稱Cr2-Alx),又為成本考量,以Al0.5CoCr2FeNi為基礎,降低Co的含量,並增加Fe的含量,設計為Al0.5Co0.5Cr2Fe1.5Ni 1,1.5合金(簡稱Co0.5-Ni1, 1.5),以此2系統探討微結構、析出硬化、加工性、機械性能及機制。 結果發現各合金鑄造態在Al含量低於0.3時為FCC與BCC混合相。當Al含量0.5時為FCC、BCC與σ相。當Al含量1.0時,為單一BCC相。Co0.5-Ni1合金為單一BCC相, Ni含量1.5份時為FCC+BCC相。各合金鑄造態的硬度隨著Al含量提高而提昇,由181 HV增至 587 HV。合金硬度上升的原因為較硬的BCC相比例增加,甚至出現更硬的σ相。 經1100°C 6 h均質化處理後,其微結構皆呈現FCC+BCC的混合相。可藉時效硬化提高其硬度,在700°C時效皆無過時效;800°C以上除了Cr2-Al1.0合金有輕微過時效外,其餘合金皆未出現過時效,顯示其高溫穩定性佳。析出硬化的強化相為富Al-Ni的析出物以及富Cr基地相轉變為σ相。過時效的原因歸因於富Al-Ni相的粗化。 此系統合金除Cr2-Al1.0以及Co0.5-Ni1.0的時效態外,硬度壓痕的邊角皆不會出現裂痕,顯示具有很好的韌性。而由裂痕長度計算,Cr2-Al1.0 K1C值為13~20,Co0.5-Ni1.0的K1C值為11~17,韌性亦不錯。 除Cr2-Al1.0外,所有合金的加工性都很好,高溫鍛造可達50%以上加工量,而冷滾壓可達80%以上加工量,原因為在微結構中存在大量的FCC,且在微結構中BCC相並沒有出現裂痕,顯示此系統的BCC加工性也是不錯。 本實驗合金由於比起一般超合金密度較低,強度較高,且高溫下強度下降緩慢,有助於引擎的輕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