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0.152.38
  • 學位論文

走進「白色家庭」:一九五O年代政治受難者家屬生命歷程探究

指導教授 : 姚人多

摘要


這是一份以一九五O年代本省籍政治受難者家屬為主體的歷史社會學研究,筆者試圖透過口述歷史訪談與文獻資料分析,針對下列問題意識進行解謎:從1950年開始,在長達38年的白色恐怖期間,政治受難者家屬是如何經歷家庭的破碎,在國家暴力與社會壓力的重重枷鎖之下,生存進而重建那不正常的「白色家庭」?如果國家暴力真的存在,其具體的戰術與操作內涵又是什麼? 筆者發現,在「國家」與「家」的交會時光中,國家暴力是以「日常生活」的模式滲透進入白色家庭的生命軌跡裡。在過去有關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研究中,多以司法角度切入、探討國家暴力;然而,筆者卻從歷史見證者與史料堆中發現:國民黨政權發展出一套「介入日常生活大小事務」的國家暴力模式,將身為倖存者卻無實際罪行的白色家庭成員予以「政治犯化」。國民黨政權基於「反共防諜」的明確意識,導引出一系列戰術,透過國家治理末梢如:警察、細胞、人二與黨務基層組織等,在日常生活範疇如學校與工作場合等場域,治理、監控政治犯家屬。但此戰術並未徹底順利「一條鞭」的將之施展在倖存者身上。反而是越到末梢,波動越大。造成此結果的原因有,員警本身於基層的自主性,以及家屬本身既有的社經地位與社會關係。這些都導致政治犯家屬在與國家暴力交手的過程於個案間存有紛雜的歧異性。同時,白色家庭的階級地位越高,遭受的經濟打擊相對越小。階級地位越是低落,其物質生活中受到國家暴力的後遺症越大。然而,不論是哪一種類別的白色家庭成員,其皆被國家於社會中標籤為「部正常的人」。   本研究採取深度訪談與歷史資料交叉比對,提供戒嚴時期一個白色家庭的大略圖像;同時,透過受訪家庭各自譜出的生命軸線,表現出每一個生命與國家暴力相互碰撞時產生的細微差異。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發行室
恐怖1950。台北: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
游鑑明 (2002) 傾聽她們的聲音:女性口述歷史的方法與口述史料的運用。台北:
吳乃德、吳介民、唐諾、楊照 (2006) 誰的悲情誰的歌?從影像二二八的記憶政
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1): 221-222。

被引用紀錄


陳韋達(2012)。轉型正義在第三波民主化國家之發展-以西班牙、捷克、斯洛維尼亞和臺灣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2.00839
曹欽榮(2011)。紀念博物館、記憶研究與轉型正義-從國際經驗到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5/TNUA.2011.00022
陳幼馨(2009)。臺灣歌仔戲「胡撇仔」表演藝術進程與階段性特質〔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9.0297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