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9.235.245
  • 學位論文

蜂巢式複合結構應用於LCD面板之包裝設計

Packaging Box Design for Shipment of LCD Panels Using Honeycomb Composite Structures

指導教授 : 宋震國

摘要


液晶面板為台灣科技產業之重要出口產品,提升其包裝系統之保護能力,並有效降低成本,一直為業界所努力的目標。目前面板包裝盒普遍採用發泡材料製作,其中以發泡聚丙烯(EPP)最為常見,本研究將以改良EPP面板包裝系統之設計為目標,利用蜂巢式複合結構設計一款面板包裝系統,令其能承受相同之最大加速度,並有效減小原始包裝系統之體積。本研究成功推導出新式包裝系統之產品落下加速度模型,並經由動態模擬結果了解新式包裝系統遭受落下衝擊時之面板加速度主要影響因素及並聯複合結構優於串聯複合結構之原因,並成功利用並聯系統設計出遠小於原包裝系統高度之設計。 本研究之數值模擬部份,完成了蜂巢結構、發泡(EPE)材料與蜂巢式複合結構之數值模型,建立並進行靜態與動態之壓縮虛擬實驗,比較模擬值與理論值之差異與觀察壓縮速率之影響,並進行蜂巢結構個數及邊界條件設定對材料行為之影響。透過結果再次驗證Gibson等[11]所推導之蜂巢結構理論僅適用於金屬蜂巢結構,不適用於熱塑性材料蜂巢結構。且由蜂巢結構與蜂巢式複合結構之靜態壓縮模擬結果比較,可得知蜂巢式複合結構包裝系統確實是能夠做到比蜂巢結構包裝系統更薄之包裝體積。 為了達到簡化數值模型之目的,本研究亦完成以單一蜂巢式複合結構模擬多蜂巢式複合結構之靜態材料行為之模型,並與多蜂巢式複合結構做比較,討論以單一蜂巢式複合結構取代多蜂巢式複合結構之可行性。最後利用落下模擬結果成功驗證蜂巢式複合結構包裝系統能夠達到與原包裝系統相同效能(相同面板最大加速度值),且體積比原包裝系統小了83.457%,重量則減小了75.855%,證實此新型包裝系統設計更優於原包裝系統。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2] 蘇柏潔,“氣囊式緩衝包裝系統之分析與設計”,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7年。
[23] 斯安安,“創新構形設計以薄化液晶面板包裝盒”,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8年。
[4] 陳菁華,“以落下試驗評估積層瓦楞紙板的衝擊吸收特性”,元智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
[5] Cyril M. Harris, Harris’ Shock and Vibration Handbook, 3rd ed., McGraw-Hill, New York, pp. 31-8, 41-1-30, 1988.
[10] Han Zhao, and Grard Gary, “Crushing Behaviour of Aluminium Honeycombs under Impact Loading,” Int. J. Impact Engng, Vol. 21, No.10, pp. 827-836, 1998.

被引用紀錄


曾揮堯(2016)。仿生蜂巢狀結構設計應用 以露營帳篷隔熱效果為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78-110820171402113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