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0.242.165
  • 學位論文

謝靈運山水詩與其三教安頓思考研究

The Landscape Poetry of Hsieh Ling-Yun and His Thoughts on the Settlement of Three Religions

指導教授 : 蔡英俊

摘要


本論文所討論者皆為謝靈運、山水詩論述常見的議題,但每個議題均希望突破以往的研究成績,今嘗試就「山水詩」如何成為文類、謝靈運之佛理思考、「巧構形似」內涵、「山水詩」悟理特色與三教安頓思考……等面向發展新的論述。 依以上幾個面向,本論文嘗試建構「謝靈運山水詩與其三教安頓思考」的研究脈絡:首先,第一章「緒言」介紹二十世紀謝靈運山水詩之研究成果,並從「接受美學」接受的批判來凸顯從文本原典入手的重要性,同時以「混沌理論」作為本論文研究的方法依據。第二章「山水意識的構建與山水詩類型的確立」則試著補充以往山水詩研究學者漠視「山水比德」問題的缺憾,畢竟此為「山水意識」構建的重要過程,文中並借用白居易的文類觀念思考山水詩「起源」、「義界」之研究是否應當調整未來的研究方向。第三章「佛教思想的轉變」則嘗試透過「法顯西行求法」產生的蝴蝶效應切入佛教思想由「般若」轉移至「佛性」的現象;並試著指出竺道生、謝靈運觀點之歧異可能源於二者僧俗身分的差異,藉此凸顯謝靈運不帶任何功利色彩的佛理思考。於第四章「山水詩的寫作方法」中,析論沈約「形似」乃相對於「賦」而說,鍾嶸「巧構形似」則是相對於「詩」而言,而當時詩論、畫論仍是順著「以形寫神」方向發展,至於劉宋元嘉時期的「巧構形似」風潮則可能源於《佛所行讚》傳入的影響。第五章「謝靈運的三教安頓思考」試圖說明「三教合一」多是宗教傳播者策略性運用的口號。如此,則論者當然亦可探究謝靈運本身的三教安頓思考,並指出謝靈運山水詩乃是山水玄思、宗教信仰的產物。既然如此,我們自然不能僅用純文學觀點批評其詩常常雜有「悟理」的元素,並進一步釐清謝靈運本身已試圖去除此種弊病而向純文學的方向邁進。第六章「餘論」部份則總括前五章論述未盡之處,透過檢視現有山水詩研究成果對「山水比德」研究的忽略情形,分析「學門分科」所帶來的盲點,並且析論謝靈運詩歌評價與佛教形象不對稱的原因,最後則透過「擬古詩」要求「神似」的美學取向補充論證六朝詩論、畫論發展方向仍是一致的情形。 總括來說,「佛教」可說是謝靈運心靈的依歸,「山水」則可視為謝靈運眼耳鼻舌身意想望的歸宿。至於謝靈運的生命本質則是一位天真、單純的詩人,由於其佛學思想、文學觀點都具有歷史發展轉折時期的特殊色彩,故而我們也應以特殊時代的觀點體會、理解其作品──尤其是山水詩,否則終將造成與文本不相應的批評現象。

關鍵字

謝靈運 山水詩 三教安頓 巧構形似 玄學 佛教

被引用紀錄


郭憶琳(2013)。謝靈運山水詩情、景、理、事關係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02138
蘇怡如(2008)。中國山水詩表現模式之嬗變──從謝靈運到王維〔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8.01552
張娣明(2008)。魏晉南北朝詩學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804200910230798
陳慶坤(2014)。以魏晉六朝「自然山水觀」會通現代環境美學〔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60520141753398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