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7.220.114
  • 學位論文

日治時期台灣白話漢文的形成與發展

指導教授 : 柳書琴

摘要


摘要 本論文主要在釐清台灣白話漢文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過往研究針對台灣白話文發展時多追溯自五四時期中國白話文之影響,此乃過度跳躍式的外部性解釋;從史料證據來看,「台灣白話文」的書寫形式難以「中國白話文」簡單概括,此形成之過程更有著本土語文環境和總督府統治政策的重要脈絡。因此,本文重新耙梳自日治以降殖民地台灣「漢文」的發展過程,觀察殖民地漢文如何被官方透過教育體制內漢文科政策的推行逐漸被滲透與改造。本文指出「漢文」儘管被統治者加以溫存,然其文化意義與書寫形式已逐漸變化,如:日式漢字的增加、現代性漢文的出現、道德教育模範的轉移等;本文認為教育體制內的漢文改造,成為形塑台灣白話漢文書寫形式的脈流之一。再者,因總督府統治初期的「舊慣溫存」政策,使得台灣社會的語言環境得以保持原本的「土語」流通狀態。總督府為使地方基層行政人員能有效推行政令,不僅在官僚資格任用上加考土語,同時也獎勵土語學習、編纂土語學習書籍;如此「土語溫存」的政策下,從而開啟了「土語文字化」的發展過程。在「土語文字化」過程中,大量的土語學習雜誌、工具書開始被創作,各種文體書寫也實驗性地被嘗試實踐;觀其書寫形式實乃根植於「土語社會」的深厚土壤,出現了將漢字作為表音系統的「台灣話文」。也就是說,「台灣話文」的發展脈絡不只是三0年代鄉土文學•台灣話文論戰時方才出現,而早在統治初期即已誕生;它不僅不具有台灣民族意識形成之象徵意義,更為統治者用以輔助國語學習或是有效統治的政策性工具。最後,除了體制內的漢文改造和基層行政人員的土語學習之外,本文進一步分析更具社會性的「台灣話文」脈絡—歌仔冊。歌仔冊自清末以降,從中國傳入台灣從而歷經了「本土語音化、長篇化、口語化」的形式變化;在內容上也跳脫中國歌仔冊的複製品,而雜揉了具有本土風俗民情和現代性的各種社會性材料。以上,台灣歌仔冊在形式和內容上的多元形式變化,使之成為觀察台灣白話文發展之重要脈流。本文認為,對於「台灣白話文」的歷史認識必須回到本土社會加以耙梳與回溯方能脈絡性地勾勒出其發展過程,本文指出總督府語文政策與本土語文環境為形成台灣白話漢文發展的重要條件;而台灣白話文也不只為中國白話文之複製品,其發展乃更具多線性和殖民地特有的複雜文化意義,需要更為細緻地加以分析與釐清。

關鍵字

白話文 漢文科 書房 土語文字化 歌仔冊

參考文獻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0年》,(自立晚報,台北,1992)。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春暉,高雄,2000)。
駒込武,《殖民地帝國日本の文化統合》,(東京,岩波,1996)。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1992)。
川路祥代,《殖民地台灣文化統合與台灣傳統儒學社會》,(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01.6)。

被引用紀錄


石廷宇(2011)。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小說中的貧困書寫-以社會事業作為參照閱讀的策略〔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NTHU.2011.00016
黃怡婷(2011)。語言的回聲:語文改革運動與日治時期新文學白話文小說之關係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1.01896
李佩瑄(2011)。從漢文讀本看日治時期公學校漢文教育的近代化〔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34950
賴欣宜(2011)。日治時期臺灣語教科書之研究-以《臺灣語教科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25807
邵芷耘(2014)。論《風月報》中的新女性:學生、給仕與演員〔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41220151203103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