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239.123
  • 學位論文

中國古典小說在臺的日譯風潮(1939-1944)

指導教授 : 王惠珍

摘要


本論文以1939年至1944年間,殖民地臺灣相對密集出版的「中國古典小說日譯作品」作為研究對象。由於日語理解人口成長,日語讀書市場逐漸成熟,文化界興起「支那興趣」,加上戰爭期出版統制導致的「助力」,為出版業提供相對有利的條件。偶發的刺激是吉川英治的《三國志》,促使黃得時著手譯寫並連載《水滸傳》。   這股風潮最先是發生在晚報版面,接續的是單行本的出版與雜誌連載。雖然是處於同一股風潮,貌似都為了中日交流來譯寫。但是每一位譯寫者的動機並不一致。以對於讀者大眾的認知作為區分標準,第三章討論「為了喚醒勞苦大眾」的楊逵,第四章則分析「為了滿足消費大眾」的江肖梅。   就楊逵譯寫《三國志物語》及經營盛興出版部「臺灣文庫」,可以看到他仍然是延續日中戰爭爆發前的文化實踐,朝提升大眾文學內涵、提升臺灣文化的夢想前進。   就江肖梅譯寫《諸葛孔明》及主編《臺灣藝術》,則刻意走綜合雜誌的風格,雖然主要目的是搶攻讀書市場,卻也有提升整體臺灣文化的意義。特別是在戰後初期語言轉換的過渡期,反而適時填補日文圖書供應不足的空檔,更彰顯其文化意義。   「翻譯」對於臺灣文學的發展的代表什麼意義,至少有三個層次:1.首先是適應印刷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2.但是隨著時局愈趨緊張,越來越強調翻譯的政治性。「翻譯」逐漸被視為是可以介入大東亞共榮圈的方式。3.1945年之後,更重要的意義是翻譯了臺灣的特殊性,提醒粗糙的國語政策,切莫忽略了(前)殖民地臺灣的特殊狀態。

參考文獻


11. 《臺灣新文學》
39. 柳書琴,《荊棘之道: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抗爭》(臺北:聯經出版,2009.05)。
2. 吳叡人,〈重層土著化下的歷史意識——日治後期黃得時與島田謹二的文
6. 陳培豐,〈日治時期臺灣漢文脈的漂游與想像:帝國漢文、殖民地漢文、中國白話文、臺灣話文〉,《臺灣史研究》15卷4期(2008.12),頁31-86。
10. 蔡盛琦,〈戰後初期臺灣的出版業(1945-1949)〉,《國史館學術集刊》9期(2006.09),頁145-18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