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8.150.59
  • 學位論文

現代佛教青年的養成機制:以台灣福智青年為例

指導教授 : 黃倩玉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文試圖從台灣福智佛教團體中的福智青年為例,瞭解當代台灣宗教如何以世俗化的方式,漸次地讓宗教進入年輕人的生活,此世俗化的方式與西方的模式差異。在現代化脈絡下,以工具理性運作邏輯的現代化世俗禮制為主流、宗法性傳統宗教的殘餘、邊陲性宗教擴張的當代台灣環境,福智團體如何形成一種養成的機制是否運用了某種程度上的工具理性化的運作邏輯。 本文透過社會化的角度,描述福智青年社會化的過程,瞭解福智青年的學習和認同的進程。福智青年的組織、營隊義工的參與、觀功念恩的敘事這三個面向如何作為一種養成的機制,將年輕人扣連到福智的宗教視野,不僅是促使其中的年輕人被集結在福智團體當中,投入認同,整個過程是在幫助年輕人重新理解俗世生活從私到公已經存在的東西,形成個人回歸至俗世生活中的心理活動和實際行為的整體準則,增進個人涉足公共事務的內在動力。 以往宗教插手公領域事務即危害個人自由和政治正常運作的概念的確並非是常態,實際上,宗教必須同時對私領域和公領域皆產生正面、積極的影響力,兩個領域相互地輾轉增強影響。西方對於「公共」的概念是從保障個人的私有財產開始的,而華人社會中則重視從個人修為的改善已達到公共的的利益。儘管在此形成的公共的脈絡和西方社會相差甚遠,然無損於幫助臺灣社會的公眾事務的參與和社會大眾利益的追求。 世俗化的確並非代表宗教的沒落,反而在公民社會獲得更多的可能。但這也意味著宗教的神聖性不一定因為世俗化而消失。福智青年的養成機制的運作,從外在看起來是運用了各種多元的機制、甚至去儀式化、去象徵性、去神秘化,卻仍保留宗教的本質,不僅襯托出台灣宗教的世俗化還是為了宗教神聖性的目的,也就是該宗教的視野、宗旨。

關鍵字

福智青年 佛教 世俗化 公共 宗教 通過儀式

參考文獻


2009 Charisma and Compassion: Cheng Yen and the Buddhist Tzu Chi Movemen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當代台灣社會中的宗教浮現:以社為分化過程為焦點所做的初步考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1:205-269
2006 進步、認同、與宗教救贖取向的入世性轉向:歷史情境中的人間佛教及其行動類型初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2:37‐99。
2007 市民社會的浮現或是傳統民間的再生產?以台灣佛教慈濟功德會的社會實踐模式為焦點。臺灣社會學刊38:1-55。
2009 Democracy's Dharma: Religious Renaissanc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Taiwan. Richard Madsen, 2007; Charisma and Compassion: Cheng Yen and the Buddhist Tzu Chi Movement. Julia Huang, 2009. 刊於台灣人類學刊7(1):126-13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