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146.157
  • 學位論文

祁彪佳之宦歷、戲緣與其《遠山堂二品》的寫作

指導教授 : 王安祈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文分為上下兩編,「上編」以祁彪佳的宦歷為縱軸,分作三章,論述祁彪佳三個不同的政治位階對他戲曲癖好的影響,也交互論證他的戲緣在受到政務相當程度的干擾之下,仍以不同方式表現,體現了他對戲曲的癡迷,也更加顯示使他斷絕這個嗜好的衝擊力度極為強大。 而「下編」則是在「上編」的基礎之上,將《遠山堂二品》的創作「定格放大」,分作兩章討論其外在成書背景與內在審美思想。《二品》的創作時間恰好介於祁彪佳任職福建與北京之間,其時他守制在鄉,經過「上編」的論證,得知政治對於他的戲曲之好一直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遠山堂二品》的成書背景也再度呼應這個論點。下編的四五兩章即是在這樣的脈絡之下,對《遠山堂二品》的評論觀點以及在戲曲史、文學史乃至晚明文化史上的意義,進行更細膩的觀察。 最末,本文擬以「餘論」取代傳統的結論,以彪佳生命的終結作為論文的尾聲,他的殉國固然是用生命成全對「大我」的忠義,自沈的地點卻選擇了寓山,這個在他「卜築之興」驅策下完成的心血結晶,見證了在祁彪佳的生命中,「大我」與「小我」始終相互糾纏,共同成就了這個晚明士大夫臨終形象。

參考文獻


(明)徐三重,《野志》,收《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雜家106冊
(明)陳與郊,《薠川集》,收《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60冊
(明)陳與郊,《隅園集》,收《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60冊
(明)陳懋仁,《泉南雜志》,收《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47冊
(明)楊士聰,北京圖書館藏清鈔本《玉堂薈記》,收《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244冊

被引用紀錄


吳岳霖(2012)。擺盪於創新與傳統之間:重探「當代傳奇劇場」(1986-2011)〔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3-2110201613520252
劉威志(2014)。祁彪佳與《救荒全書》:明末紹興的救荒行動與產物〔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29122014135333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