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碟業在台灣盛極一時,但因產業門檻、權利金、品牌通路及其他問題,台灣業者空有產能、製程、成本等優勢,卻仍長期處於供過於求之狀態,獲利困難,近年更因其他儲存媒體與網路之興起,取代掉部份之功能,各製造商無不苦思轉型之計。 記憶卡,特別是 microSD 卡,雖然是2005年才推出之規格,但因輕薄短小,與手機、PDA、數位相機等3C產品之尺寸需求潮流完美搭配,市佔率迅速升高。 microSD卡之製造屬於封裝測試業,產品容量之提升動力來自於 NAND Flash 製程之進步,是目前最尖端的製造技術聚焦之所在,與光碟業有何關係?這正是本研究探討之重點。 本研究對比了光碟業與microSD產業後,發現極為相似的共同點: 1. 絕大多數以代工為主,少有國際知名品牌。創見、勁永、宇瞻在隨身碟加記憶卡之總市佔率居全球第5、6、7名(5.4%、3.1%、2.1%),雖與前3大家起來之市佔率超過50%相比有段距離,但有比光碟業好。 2. 標準產品、大量代工廠的宿命是毛利迅速下降,二者相似。 3. 光碟為權利金所苦,microSD目前隱憂已現。 4. 專利擁有者也擁有品牌與通路,部分擁有工廠自製產品,但都同時下單給一般代工廠商,在市面上販賣之產品,掛專利擁有者的品牌,成本最少比一般品牌少之權利金之部分。台灣光碟廠首尾都被箝制,microSD廠會如何? 5. 以case study之方式,探討microSD製造廠 Apex 之 CEO Jenny,該如何記取光碟之歷史教訓,規劃Apex之發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