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3.0.157
  • 學位論文

青春成長藍圖──以電影《九降風》、《酷馬》與迷你影集《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為例

The Blueprint of Adolescence : On Winds of September, fantome, ou es-tu ? and Days We Stared at the Sun

指導教授 : 謝世宗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文以二○○○年代以後所拍攝的青少年影片:電影《九降風》(2008)、《酷馬》(2010)以及公視迷你影集《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2010)為主,作為討論範疇。 嘗試透過文本分析的方法,進行影片文本分析,探討近年來青少年的成長歷程,是如何受到父母、同儕以及學校的影響;在這些影響下,青少年會產生怎樣的自我概念?最後,在這一連串影響以及自我探討中,青少年會以何種方式來結束他的青春生活?另外,成年的導演們在拍青少年電影時,是從哪些切入點來看青少年,是否客觀?是否對青少年、父母、師長有所幫助?並且探討這類型的影片,對於導演編劇來說,是青少年真實的再現,抑或只是大人們的偏見、對青少年的刻板印象。 本文試圖從影片文本析理三方議題:首先探討「青少年的改變」:青少年受到家庭與同儕的影響,使得他們成長過程發生改變,而這改變不是單一的,反而因為所處環境的不同呈現了多樣性的變化;再來則是「青少年的自我概念──我是誰?」:青少年因受到外在環境影響,而建立了不同於兒童時期的自我概念,他們歷經了統合階段,對青少年造成了「自我統合」與「角色混淆」兩種結果;最後則就「青少年的成長結局」來分析影片文本,在青少年一連串影響與自我辨識下,他們形成了對「理想幻滅」、「幻滅後的成長」與「自我實現」等三種成長結局。

參考文獻


黃德祥,《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1994。
鄭秉泓,《台灣電影愛與死》,台北:書林,2010。
邱珍琬,〈父親形象的轉變──從國中到大學〉,《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研究學報》,第34卷第2期,2009。
張耐,〈現代兩性新主張—─男孩、女孩的性別認同與發展〉,《師友》388期,199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