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7.182.45
  • 學位論文

台灣菸害治理機制的形成

指導教授 : 姚人多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這本論文要談的是一段歷史,是一個存在於當前社會上的事物,它從無到有的發展過程。它曾經渺茫微小,而如今幾乎宰制著每一個身處台灣社會的人。這個事物就是菸害治理機制。 30年前的台灣,與當前台灣在菸害治理上差異之巨大令人驚訝。30年前,台灣不存任何吸菸限制,吸菸者可以在任何地方拿起菸就點燃,未成年者可以輕易的買到菸品,人們普遍來說都覺得這很正常。30年後的台灣,已經不太容易看到這樣的光景了,即使偶爾出現這樣的現象,人們也會覺得「這不太對」。台灣的菸害治理機制,在這30年間從無到有的建立起來,如今籠罩著整個台灣社會。它不只限制了人們吸菸行為本身,還改變了人們對於吸菸這件事的想法。菸害治理機制影響的不只是它所限制的吸菸者,還牽動著更為廣大的非吸菸群體,整個台灣社會關於吸菸這回事的思維與心態隨著它的發展產生了變化,而這些改變又回頭支持著台灣菸害防制機制的發展。最終台灣變成了如今禁菸措施獨步全球的國家。 菸害治理機制在這30年間發生了什麼事,它是如何萌芽茁壯,受到哪些台灣社會中既有因素影響,而在它的發展過程中,又是如何回過頭來影響著台灣社會?這些就是這篇論文要談的歷史。

參考文獻


林國明,2003,〈到國家主義之路:路徑依賴與全民健保組織體制的形成〉,收於《台灣社會學》,2003年6月,第五期,頁1-71。
何春蕤,2005年九月,〈從反對人口販賣到全面社會規訓:台灣兒少NGO的牧世大業〉,收錄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五十九期。
徐顥哲,2009,〈非營利組織運用軟性權力之研究-以董氏基金會推動「菸害防制法」為例〉,暨南國際大學。
李國龍,2011,〈以社會排除觀點探討反菸工作之推行〉,暨南國際大學。
黃松元 、 劉俐蓉,2005年10月,〈臺北市計程車司機工作壓力、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與吸煙、飲酒、嚼檳榔行為之相關研究〉,收錄於《中華職業醫學雜誌》第十二卷第四期,頁203-214。

被引用紀錄


賴奕甫(2014)。改善致胖環境的理論基礎與法制策略: 以垃圾食品廣告管制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2912201413541940
洪嘉翎(2017)。台灣公共衛生規制之法政策研究:以電子煙為例〔碩士論文,臺北醫學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07-17072017234440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