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2.102.204
  • 學位論文

工作現場人因工程改善方法與實例

Case Study of Using Human Factor Engineering Method to Improve Workplaces

指導教授 : 游志雲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於利用辨識造成因工作所引起的肌肉骨骼傷害(WMSD)的五大成因後利用人因工程方法加以改善五個工作現場,達成肌肉骨骼傷害之防制。國內外勞工肌肉骨骼傷害佔職業傷害中的比例相當高,同時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肌肉骨骼傷害已經成為一個相當普遍且嚴重的問題,迫切需要改善。分析造成肌肉骨骼傷害主要有五大成因:不良姿勢、高重複動作、過度施力、振動、低溫。然而,「不良姿勢」最盛行,其改善成本低效益高,因此本次研究以改善「不良姿勢」為主,其他成因為輔,對五個工作現場進行改善。研究中首先針對工作現場做現況觀察分析可能造成肌肉骨骼傷害的原因,並將問題陳述,針對問題點提出改善方案,最後對改善後績效加以評估,利用檢核表法中的OWAS來分析改善後工作姿勢是否更符合工作機能需求,能達成機能工作姿勢。本次五個研究案例分別為「檢查銅線圈」、「取料」、「馬達組裝」、「馬達底座加工」、「馬達螺絲固定」, 前四例成功改善「不良姿勢」,第五例改善了振動的問題。這個研究提供了一個簡單的肌肉骨骼傷害防治方法,值得推廣。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12] 劉永福,以機能工作姿勢觀點進行麵包工廠之工作場所改善,新竹市: 清華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6年。
[1] 葉文裕、林彥輝,工作現楊人因工程檢核表適用性之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民國86年。
[2]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2001.12.02,「人因工程肌肉骨骼傷害預防指引」
[3] 李開偉、葉文裕、朱振群、陳志勇,半導體製造業累積性工作傷害現況調查,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民國86年。
[4] 人因工程肌肉骨骼傷害預防指引,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民國90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