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題為「《國語》的神話世界」,旨在為《國語》提出一種新的研究視野,強調現身於史書《國語》內部的神話與儀式之間,具有「理論-實踐」的相成關係。在神話的研究史上,我們對《國語》進行的是近似於知識考古學的工作,其成果有助於挖掘原始的中國神話材料。另一方面,在《國語》自身的研究史上,這樣的研究則驗證了世俗性活動在與時演變細節的同時,始終保有構築此活動意識的神秘源頭。分析《國語》神話,我們最終得以投影出一種中國特有的,由巫術之「神」逐漸轉入道德之「聖」的中界現象;它併涵了感性化的原始巫術經驗以及理性化的人文社會結構,反映了在《國語》和其他同時期作品中,特別明顯的一股由神話過渡至歷史的擺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