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2.100.180
  • 學位論文

疏離的現代建築腳本下:台灣附加物的生成與演變

指導教授 : 吳泉源

摘要


本研究由戰後台灣的附加物地景切入,對於此長久以來欲禁仍存的附加物加裝現象,提出兩個問題(1)附加物為何在戰後大量且普遍的被使用?(2)附加物如何被打造出來?其中的技術突破、轉型、普及的機制為何?透過歷史的回顧發現附加物並不是一個新興的現象,戰前的住宅內容中有許多附加物功能相似的設計,但在戰後建築法規的施行後附加物才被切割成為住宅本體外的物件。因此回歸到戰後住宅腳本(script)的書寫,本研究認為這是現代建築移植進入台灣後形成的住宅生產體系,在資本主義商品化運作邏輯下,以單一固定的標準平面複製生產,住宅腳本內容設定中忽視環境與使用者的生活形式,促發使用者必須自行重塑腳本。而這個重塑的過程中不僅只有使用者的需求,本研究觀察到技術施作者在其中是重要且具有主導性的行動者,一同與使用者重新書寫住宅腳本的內容。這個供需過程的建立在於使用者一方面無法參與住宅腳本的書寫,而又被迫面對眾多住宅因去脈絡而發生的問題,因此戰後附加物產業延續了戰前採行附加物的概念與實作,並在法規允許的限度下擁有可發展的空間,技術施作者協同使用者回應、重塑住宅腳本。本研究發現附加物的技術提供必定鑲嵌在當時的環境脈絡之中,但附加物的打造過程中技術施作者會與使用者、環境、法規、住宅本體不斷協商調整、相互形構,其技術演進的機制正是在於技術施作者在需求與回應的張力之間,與相關產業進行搭配、援引,而能擴展附加物的技術內容與形式。最末由附加物的經驗之中,本研究認為附加物是屬於台灣特有的由常民使用者發展出的地景內容,在戰後現代化的過程中具有現代建築在地化的意義。

關鍵字

腳本 附加物 技術施作者 使用者

參考文獻


王世燁、詹益寧(1992)台灣原住民建築與風土之相關性初探。華岡工程學報6:193-230。
米復國(1988)台灣的公共住宅政策。臺灣社會研究1 (2&3):97-147。
吳永毅(1988)論營造業中的國家-資本-勞動的關係-由非正式部門的個案研究所做的推論。台灣社會研究(1)2、3:211-230。
許坤榮(1988)台北邊緣地區住宅市場之社會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2、3):149-202。
薛琴(1991)集合住宅。見陳國偉主編,台灣的住宅建築:1976—1990,頁37-40。台北: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被引用紀錄


洪梓恩(2014)。保全在台灣─都市社會中的信任與使用者詮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NTHU.2014.00066
馮兆麟(2012)。建築物二次施工問題之研究 -以新北市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1/NTUT.2012.00366
吳孝寧(2012)。開�關一扇窗?-住戶、鐵窗、家屋的空間協商〔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2.01556
閻卓堯(2012)。以鐵皮屋之文化特性應用於新世代設計之研究〔碩士論文,大同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81-300120131511254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