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9.90.131
  • 學位論文

1960年代黃梅調音樂研究—以邵氏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為例

指導教授 : 許瑞坤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1963年邵氏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上映之後,掀起臺灣六○年代的黃梅調風潮,電影中的樂曲亦順水推舟成為臺灣流行音樂的瑰寶,雖然隨著歲月遞嬗,本土流行音樂經過多次更替,然而長達十多年的黃梅調風潮,卻是臺灣流行音樂相當豐富的資產,值得後學深入探討。 本文即以1960年代黃梅調音樂為研究內容,並擇代表作品—邵氏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為研究對象,研究架構分別從歷時性及共時性兩個面向切入,歷時性角度主要探討黃梅調音樂之歷史流變,逕由黃梅戲與黃梅調之唱腔音樂比較,得知兩者有不少雷同樂句,且調式多為五聲徵調式、樂句常為高起低落之旋法、以及小二度多為經過音或助音的角色,這些同質現象證明黃梅調作曲家曾借用黃梅戲的音樂素材,再透過當時的流行音樂技巧整合為黃梅調音樂,是以黃梅戲實為黃梅調音樂之源生型態。 共時性角度則觀照黃梅調音樂與社會背景互動之情形,根據官方資料及統計資料,當時政經、娛樂消費、國語運動、大眾傳播事業等面向的運作,皆賦予黃梅調音樂有利的發展情境,這些面向整合起來的力量,形成一股潛移默化的氛圍,大大推動黃梅調音樂的流行。 最後,透過《梁山伯與祝英台》中三十四首樂曲採譜、音組織、樂曲結構、曲意及唱詞形式等層面的分析,得知《梁山伯與祝英台》之音域多為級進音程,對多數未受過專業音樂訓練的民眾而言,其音樂性格雅俗共賞、平易近人;且樂曲中經常隨機出現幾組固定的習慣音型,而予人琅琅上口的熟悉感;加上各樂曲的安排均配合劇情發展,使電影、音樂能夠相得益彰,巧妙地融為一體,凡此皆為黃梅調音樂廣受歡迎、蔚為風尚的重要原因。

參考文獻


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臺北:洪葉文化,1994。
陳鴻圖。《臺灣史》。臺北:三民,2004。
高明士 編。《臺灣史》。臺北:五南,2006。
高菁霜。〈浦羅柯菲夫電影音樂作品研究 :「基傑中尉」,「亞力山大˙聶夫斯基」,「恐怖的伊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2。
1 March 2007。

被引用紀錄


蔡耕碩(2015)。臺灣影視配音產業的困境與突破-以日本聲優產業為鏡〔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5.0028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