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7.44.253
  • 學位論文

福音與謠言:清代官民對基督教活動的看法

指導教授 : 莊吉發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有關教案研究著作多半關注中國內部反教的聲音與原因探討。雖然有學者關注到傳教士在華的貢獻,但這是站在傳教士角度來看,關於中國部分,尤其是非教徒,在當時是否有客觀看待基督教部分,卻少有人注意。晚清在民間所流傳的各式負面反教謠言,已經漸漸形成一種輿論上的暗流,使得社會慢慢被侵蝕,對整個國家社會的向前發展是不利,在這樣的情形下,是否會有人出現不同的意見與看法呢? 從相關史料中可以發現一些清朝官民對基督教的言論並非全是反教。無論這些聲音是基於何種考量,也不管是否為教士或教民的辯駁,或是官員基於國防外交考量,也許雙方皆有預設立場,但卻不容抹煞晚清時期對基督教看法是存在有不同聲音的事實。本論文的研究,希望能夠在探討已趨完備的反教言論中,補足另一塊令人忽略的地方。

關鍵字

謠言 教案 基督教 清代 民教衝突

參考文獻


《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8年。
孔復禮(Philip Kuhn)著,陳兼、劉昶譯,《叫魂》,臺北,時英出版社,
方豪,《中國天主教史人物傳》,香港,香港公教真理學會,1970年。
呂實強,《中國官紳反教的原因:1860-1874》,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
呂實強,〈晚清中國知識分子對基督教在華傳教目的的疑懼(1860-1898)〉,

被引用紀錄


王政文(2009)。天路歷程:台灣第一代基督徒研究(1865-1895)〔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50486
馬瑞蓮(2011)。太平天囯《聖書》--兼論洪秀全神學〔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9403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