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123.143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嚴歌苓被譽為「今日華文創作最細膩敏銳的小說家」 ,無論在短篇、中篇、長篇小說方面皆有輝煌的成績。她是當代重要的中國作家,也是集軍人、舞蹈員、作家、編劇等不同閱歷於一身的創作人。七歲入學時適逢文革開始,父親蕭馬被冠上「反動作家」之名而被打成黑類,使得嚴歌苓輟學在家讀書。十二歲那年因為學習舞蹈而進入中共解放軍軍隊;二十歲時為了體驗戰爭,到中越自衛反擊戰前線當戰地記者,由於目擊生死一瞬間的人間殘酷,因此開啟了她的寫作之路。 嚴歌苓曾經表示,在她眾多的作品當中,她認為最渾然天成,也是她感觸最深的作品的,是她在赴美前的其中一本長篇小說《雌性的草地》。此部小說是以文革為背景的蒼茫故事,在手法與題材上極具價值。究竟《雌性的草地》使用了哪些手法?其中的主題與訴求又是什麼?因此選定《雌性的草地》作為研究題材,希望能藉由探索這部小說的多重樣貌,了解嚴歌苓作品的意蘊內涵。 本論文共分五章,約十五萬字,茲將各章內容簡介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概況、研究方法與步驟、成書背景。 第二章:《雌性的草地》中的主題意識。包括雌性情操、群體詮釋以及對理想的質疑與崩解,闡述《雌性的草地》時代下的價值與理想面向。 第三章:本章旨在爬梳文本中人物之間的關係,說明《雌性的草地》中的情愛表現。藉由反覆推敲小點兒、沈紅霞、其他牧馬班姑娘們以及革命軍人的情愛故事,來映證荒誕年代情愛的不可磨滅性。 第四章:《雌性的草地》中的敘事藝術。本章根據文本敘述者視角的轉換、後設技手及敘事的錯置與拼貼,來說明平行且又交錯的敘事結構;並點出色彩象徵、語言表現與人物塑型等技巧,以及擬實表意與魔幻寫實等文本虛擬實境的氛圍,以呈現文本的繽紛魅力。 第五章:結論。總結上述各章節的研究,歸納本論文之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Calvino, Italo(伊塔羅?卡爾維諾)著;吳潛誠校譯,《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Se una notte d'inverno un viaggiatore)。台北:時報出版社,1993年。
Freud, Sigmund(佛洛伊德)著;劉慧卿譯,《論女性 女同性戀案例的心理成因及其他》(Psychogenesis of a case of homosexuality in a woman and other works)。台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公司,2004年。
Gray, John(約翰?葛瑞)著;蘇晴譯,《男女大不同》(Men Are From Mars, Women Are From Venus)。台北:生命潛能文化事業公司,1994年。
Sayers, Janet(珍妮特?榭爾絲)著;劉慧卿譯,《母性精神分析:女性精神分析大師的生命故事》(Mothers of psychoanalysis : Helene Deutsch, Karen Horney, Anna Freud, Melanie Klein)。台北:心靈工坊文化出版社,2001年。
Janis, Irving Lester著,《Decision Making: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Conflict, Choice, and Commitment》。New York紐約:Free Press A Division of Macmillan Publishing Co.,Inc.,1977年。

被引用紀錄


葉佳佩(2011)。嚴歌苓《人寰》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33448
王怡婷(2011)。悲憫與救贖——嚴歌苓小說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3216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