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24.134
  • 學位論文

新竹內山地區民間信仰的空間差異

指導教授 : 潘朝陽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三山國王具有著守隘防番的象徵功能,同時也是潮、惠、嘉應一帶客家族群的祖籍信仰文化,臺灣地區凡有客家族群居住的地方,聚落中的廟宇多以奉祀三山國王為主。不過若以此來檢視新竹內山地區地方廟宇主祀神祇的狀況,卻可見北邊鳳山溪流域大多以三官大帝信仰為主,南邊的頭前溪流域則多以三山國王信仰為主,兩地形成明顯的空間差異。 三官大帝神祇的發展脈絡遠可溯及漢代,古人對於自然萬物之崇信,認為天、地、水為構成世界的主要三元素,隨著時代的推衍、轉變,形塑出三元佳節,並成為全國性神祇,甚至內化之家神系統當中。而三山國王信仰原為潮惠、嘉應一帶的界山,三山之頂立、崇峻,在道教文化的影響之下,三山國王之形象於此幻化而生,並轉變為地方鄉土的守護神。 隨著墾民東渡臺灣發展,由原鄉所攜帶而來的香火袋成為了他們得以獲得心靈寄託、並與神靈進行祈求的主要物件。香火袋有如一個個流動的結點,當墾民生活趨於穩定,廟宇的興建亦將同步展開,地方群眾在主祀神祇的選擇上,多會配合當地特殊環境、族群互動、以及各神祇職司功能等因素進行綜合考量,並由這些流動的結點,選擇適宜的神祇作為主祀神,至於分屬其他系統的神祇,則轉為陪祀神的角色。在漢人逐步往東拓展的過程中,香火袋依附於墾民尋求宗教寄託的心靈狀態下,逐漸向其他地區進行傳遞、闊張。隨著聚落的設置、廟宇的設立,流動的結點逐漸固定下來,在分香、分靈的過程中,形塑出新竹內山地區宗教網絡的階層關係。 香火的來源成為廟宇階層主要依據,在信眾生活日漸豐足,神祇的象徵亦由過去的香火袋轉變為牌位或具體的塑像做為象徵,並形塑出「中心—四方」之神聖景觀,而塑像所含括的象徵層面,擴及於整個廟宇的創建歷史、族群互動、終極關懷等文化意涵。當塑像進行搬移、改祀,也將使得原先創設廟宇失去其既有的階層地位,轉而淪為從屬階層。在日治末期皇民化運動以及臺灣光復相關的寺廟條例的影響下,使得既有的廟宇網絡空間逐漸產生變化,各廟宇藉由自我論述的建立,使得廟宇階層得以脫離原來的從屬關係,提升自我廟宇階層屬性。在現代社會中強調個體的自由性,意味著擺脫社會整合性的存在,以及既有的社會約束之下,既有的宗教網絡關係亦由統整的狀態,漸趨離散。

參考文獻


內政部民政司(2001),《全國寺廟名冊》,台北:內政部民政司。
潘朝陽(2001a),《出離與歸返:淨土空間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余光弘(1982),〈臺灣地區民間宗教的發展---寺廟調查資料之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3期,p67-103。
余光弘(1994),《媽宮的寺廟:馬公市鎮發展與民間宗教變遷之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張珣(2001),〈百年來臺灣漢人宗教研究的人類學回顧〉,載於張珣、江燦騰編,《當代臺灣本土宗教研究導論》,p201-300,臺北:南天書局

被引用紀錄


葉佳蕙(2010)。新竹紅毛港的區域型塑與其周邊的族群關係〔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9143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