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9.137.2
  • 學位論文

杜巴克法文藝術歌曲詮釋方式芻議

Interpretation of Henri Dupar'c French art songs

指導教授 : 陳榮貴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杜巴克是將法文歌曲藝術化的第一位作曲家在十九世紀時他的作品顯得風格新穎,他的聲樂作品不多,不足二十曲,大多採用當代流行的帕爾那斯派及象徵派詩人作品。 帕爾那斯派的詩歌喜歡寫作古老的時代,描寫人的共同感覺,也善於描繪景物,至於象徵派的作家,卻謳歌內心的隱晦世界,利用象徵的方式讓讀者了解。 演唱歌曲作品的時候,不管是歌詞或是樂曲的理解都是相當重要的,完整的理解作品以後,才可以做出有意義的詮釋。 因此本文中選用了九首作品,都是杜巴克使用象徵派及帕爾那斯派詩作所譜曲,分別是哀歌、在戰爭中的土地、邀遊、前世、芙蒂蕾、嘆息、狂喜、悲歌、佛羅倫斯的小夜曲,採用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陳滿銘教授研究的篇章結構學分析歌詞,理解歌詞的結構與內涵;並配合樂曲分析、和聲佈局的研究,找出兩者的關係後,提出九首歌曲詮釋的方向。 經過研究以後,除了可以證明篇章結構學不只可以運用在中文世界之外,也可以運用於外國文學範疇,亦可以在詮釋表現上更有把握,對演唱者提供一些表現的建議方向。

參考文獻


Baudelaire, Ein Lyriker Im Zeitalter des Hochkapitalismus)。張旭東、魏文生 譯。台北:臉譜出版,2002。
Charles, Baudelaire, 《惡之華》(les Fleurs du Mal)。郭宏安 譯。台北:林鬱文化出版,1997。
Bernac, Pierre. The interpretation of French song. New york: w.wnorton &company.inc, 1978.
Noske, Frits. French song from Berlioz to Duparc: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lodie, 2d ed.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Inc. , 1998.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