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6.149.93
  • 學位論文

學校與補習班數學教育情況及其對學生數學學習影響之比較

指導教授 : 謝豐瑞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研究基於學生的學習與學校、老師、補習等有密切的關係。因此,研究者依此想法,於本研究中探討補數學現況、學生對於補數學的需求、學生選擇補習班的條件、補數學對學生的影響、學生對學校數學老師的需求、學生對補習班數學老師的需求、教師特質與學生學習的關連,以及學校和補習班數學老師的比較等問題。 本研究對象為台北縣立七所高中之高二文組、高二理組學生各一班,共計14個班級,學生493人。利用所發展出的工具,對其收集量的資料。利用所得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本研究主要結果如下: 本研究樣本中,高二學生曾經補過數學比例為70%。學生去補數學的主要動機為:需要多學、解惑、多資源。而讓有補數學的同學,停止補數學主要原因為:時間、心力負荷重。學生不補數學的主要理由為:補習意願低、會影響學校且已有同儕解惑。而學生選擇補習班的條件為:評量不要太多,其他資源服務多多益善。 補數學對學生在學校數學學習的主要影響為:在學校上課時會更容易理解及會因為學過,而在學校上課比較有自信;對沒補數學的學生而言,同班同學補數學對其數學學習的主要影響為:超越有補習同學,會有成就感及只有在學校的學習機會,上課會更努力。 在學生對老師的期望方面,學校老師應該多教一些、常用口訣解題,也不要趕課、上下課時間要精準,且學校老師應該讓學生對數學更有興趣、上課敢問數學問題、補救以前沒學好的數學、常算數學以及課前預習的習慣。補習班老師應該要會確實檢討考卷,且補習班老師應該讓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 不論是補習班或學校老師在基本內容的處理以及讓學生會用基本觀念解題上,都是讓學生相當滿意的。而老師在與時間相關的表現以及讓學生有正向態度及養成學習習慣的影響上,都是讓部分學生不滿意的。 在學校和補習班數學老師的配合方面,學生較希望學校和補習班老師學生能提供不同的解題方法,以供學生自行選擇。且多數學生認為學校要顧及全班進度,而補習班要顧及個別差異,給予個別輔導。

參考文獻


13. 林慧敏(民97),台灣學生補習動機之探討。台灣教育,第650期,頁57-60。
23. 陳國泰(民96),知名數學補習班名師的學科教學知識之個案研究。高雄師大學報,第22期,43-67頁。
35. 關秉寅、李敦義(民97),補習數學有用嗎?一個「反事實」的分析。臺灣社會學刊,第41期,頁97-148。
39. Fou-Lai Lin(1983),Textbooks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Bulletin of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No. 28.
1. 丁時達(民94)。臺北市升大學文理補習班變遷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