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2.14.230.29
  • 學位論文

陸橒二胡作品《西秦王爺》之研究

指導教授 : 林昱廷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每首作品的誕生,無形之中形塑了新的創作思維或締造新的時代潮流,兼具個性、民族性與現代性之美的二胡協奏曲《西秦王爺》,為2003年文建會民族音樂創作獎第一名作品。其整體聽覺效果有著獨特且鮮明的色彩,別於過往追求技術性或現代感的作品。作曲家陸橒多元學習背景與兼具二胡演奏者的雙重身分促使其步入成功的關鍵,更成為台灣青年樂壇之楷模,故針對作曲家創作理念、樂曲分析及演奏詮釋三個面向予以記錄探討。 本文針對作曲家陸橒及其相關演奏家透過實際訪談、各類資料彙整編撰,以及樂曲結構、節奏、旋律和織體四個區塊進行分析與探討,希冀提供忠於原創的演奏詮釋與欣賞的重要參考依據。 《西秦王爺》這首作品無疑地開創了新的音樂創作概念與演奏思維,更讓音樂傳播模式中的一、二度創作關係,保有更多的揮灑空間。從作品創作思維到演奏實踐,此曲具有鮮明的二胡風格、以及不入俗套的創新想法,兩者之間的平衡為其主要的生命力所在。樂曲發展不受西洋傳統曲式或既定標題形象的約束,反而融入傳統戲曲音樂元素和二胡特有技巧作為樂曲旋律發展之素材,造就《西秦王爺》不同凡響的美感。希望藉由本文之探討,激勵更多人投入創作之路,讓真正屬於台灣的作品能深根發展。

參考文獻


曾永義。〈梆子腔新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No.30 (2007):143-178。
林昱廷。〈二胡演奏藝術的三個構面〉。《胡琴在台灣二胡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2006):5。
陸橒。《國樂團配器之我見》。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05。
劉怡伶。《戲曲素材運用於琵琶樂曲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施懿珊。《王建民三首二胡狂想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