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3.97.46
  • 學位論文

馬拉松運動對血漿飢餓素及瘦體素濃度之影響

指導教授 : 王鶴森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飢餓素與瘦體素是兩種會影響下視丘食慾調節的激素,在維持能量恆定上扮演重要的角色。目的:探討馬拉松運動所引起的能量負平衡對血漿飢餓素與瘦體素所造成的影響。方法:受試者為15位自願參與的馬拉松跑者,年齡49.2 ± 5.03歲,身體質量指數25.09 ± 2.43 kg/m²,平均完成馬拉松 (42.195 km) 的時間為4.34小時。馬拉松賽前(0630h)、賽後立即及賽後隔天早晨 (0630h) 由肘前靜脈抽血,藉以分析血漿飢餓素及瘦體素。統計方法為單因子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結果:馬拉松賽後隔天的飢餓素濃度 (840.28 ± 174.30 pg/ml) 顯著的高於賽前 (769.58 ± 199.41 pg/ml) 及賽後立即 (767.42 ± 168.95 pg/ml, p <.05) 。另外,馬拉松賽後立即及賽後隔天的瘦體素濃度 (2.36 ± 1.57 , 2.18 ± 1.68 ng/ml) 則皆顯著低於賽前(3.44 ± 1.88 ng/ml, p <.05)。結論:經由馬拉松運動所引起的能量負平衡使得血漿飢餓素與瘦體素呈現了相反的變化,而且與瘦體素比較之下,飢餓素在馬拉松跑之後呈現了延遲上升的現象。 關鍵詞:馬拉松、飢餓素、瘦體素

關鍵字

馬拉松 飢餓素 瘦體素

參考文獻


李建明、黃欽永、黃谷臣、湯馥君 (2002)。不同年齡層參與馬拉松賽的血液生化值之比較。大專體育學刊,4(2),157-164。
翁錦興 (2002)。兼論Ghrelin與體重調控。內分泌暨糖尿病學會會訊,16(1),13-15。
陳元和、林正常 (2001)。八週減肥計畫介入對高中超重女生血清瘦身蛋白濃度之影響。體育學報,31,305-316。
陳明德、許惠恆 (1997)。瘦體素。台灣醫學,1(6),748-752。
劉建恒、周芬碧、李水碧、李祖遠、方進隆 (1997)。二週運動減肥對女性肥胖基因表現之影響。體育學報,23,227-23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