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3.146.237
  • 學位論文

台灣報紙全球與地方環境新聞分析─以全球暖化和「八八風災」新聞為例

指導教授 : 胡光夏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研究針對2002年6月2日至2009年7月31日《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全球暖化新聞及2009年8月8日到2009年11月8日之「八八風災」新聞,從報導趨勢、新聞框架以及環境新聞報導問題等三方面檢視兩報全球暖化議題的報導表現,並援引國內外環境新聞與氣候變遷媒體議題研究文獻,作為兩報全球暖化議題報導趨勢與框架特性的分析依據。 本研究根據內容分析法,從媒體七年來的框架趨勢研究發現媒體在全球暖化議題上,確實充分應用了框架的功能來定義全球暖化問題,不僅跟隨國際環保潮流等新文化價值裁定暖化和事件的因果關係、且擅自診斷事件肇因,但卻缺乏因果關係的佐證能力。而對於全球暖化的影響,則是根據事件而採用不同的報導框架下價值判斷,卻缺少強調環境倫理等道德論述。此外在建議補救辦法的部份,則將責任歸咎於國家政府,特別是在面對異常氣候的在地調適行動上,但缺乏層次較高的跨國和個人責任的呼籲。本研究認為環境新聞報導應改變事件導向的報導模式,主動監測議題發展並長期追蹤報導,在論述方式上,除了加強國際氣候會議與協議等重要事件的報導之外,應從台灣在地的暖化事件出發來延伸議題面向,提升議題的框架層次,強化記者的佐證能力,建立民眾參與感,以型塑抗暖化為國內重要的公共議題為優先目標。

參考文獻


紀駿傑 (1998)。〈我們沒有共同的未來:西方主流「環保」關懷的政治經濟學〉,《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1,141-168。
徐瑞婷 (2008)。《從環境傳播探討政府、民眾與媒體角色─以環境影響評估制度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美瑛 (1995)。〈議題設定理論之發展—從領域遷徙、理論延展到理論整合〉,《新聞學研究》,50,97-124。
Beck, U. (1992). R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ty, Londan:SAGE.
Berger, P. L. & Luckmann, T. (1991)。《知識社會學:社會實體的建構》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鄒理民譯),台北:巨流出版社。(原作1966年出版)。

被引用紀錄


李其蓁(2014)。利用情境式體感遊戲解決科學迷思之設計-以全球暖化為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3/CJCU.2014.00116
沈柏辰(2012)。具視覺化工具輔助的新聞瀏覽系統設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90253
林惠娟(2013)。國際新聞雜誌節目敘事結構分析 ─以文茜世界週報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80120141803085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