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38.11
  • 學位論文

苗栗縣獅潭國中讀經教育之研究

指導教授 : 賴明德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以苗栗縣獅潭國中為研究對象,探討讀經教育之成效 本研究是針對個案教師之讀經教育進行研究,希望能藉此研究成果提供想要推行讀經教育的老師及家長參考,進而了解推動讀經教育時,教師所應具備的教學理念。 本研究之目的旨在瞭解國中推動讀經教育之現況,透過個案研究的方式,針對苗栗縣獅潭國中之七、八年級進行教師讀經教學之深入研究。 就上述的研究背景與動機,試將本研究的目的分述如下: 一、瞭解實施讀經教學教師之教學理念、教學動機與教學目標,以及如何實施讀經教育,及如何選擇教材。 二、瞭解實施讀經教學的學校教育與學習表現情形。 三、探討讀經教育在現今國中教學上的問題及困難。 四、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日後相關人員參考。

參考文獻


簡建忠(1994)。訓練評鑑。臺北:五南。
王財貴(2005)。讀經教育之基本理論(1)。鵝湖,30:7,頁52。
林公孚(2003)。品質獎探索系列(10)──塑造組織文化動力之源:談理念、願景、價值觀、使命、目標、與策略。品質月刊,39:12, 頁31-35。
林葉連(2006)。讀經風氣的興衰及經學的價值。明道通識論叢,1期,頁183-205。
高強華(1992)。教師信念研究及其在學校教育革新上的意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4,頁85–114。

被引用紀錄


范如君(2001)。喬仲常«後赤壁賦圖卷»研究:兼論蘇軾形象與李公麟白描風格的發展〔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60320071911391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