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101.157
  • 學位論文

臺北市國中童軍教師實施遊戲課程現況之調查研究

指導教授 : 呂建政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童軍教師實施遊戲課程現況。為達成研究目的,首先分析童軍教科書各單元的遊戲內容,作為本研究架構的基礎;其次以98學年度綜合領域童軍科教師為研究對象,採普查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共計發出122份問卷,得有效問卷117份。另也採用訪談法對4位童軍教師進行半結構式訪談以蒐集資料。調查結果採用次數分配和百分比等統計分析方法,加以處理分析。 綜合文獻探討及研究結果獲得以下結論: 1、臺北市童軍教師實施遊戲課程之現況 (1)約有八成的教師在教學中會經常實施遊戲課程。 (2)約八成三的教師會依教案設計或課程內容決定遊戲時間長度。 (3)教師實施遊戲的主要目的為增加學生學習能力與興趣,其次為增進團隊合作、引起課程學習動機與培養小隊默契。 (4)約有七成的教師在遊戲結束後會帶領學生分享省思遊戲的意義。 (5)約有四成的教師會與其他教師討論如何實施遊戲課程。 (6)約有六成七的教師會採用綜合活動課本與舊版的童軍課本內容上課。 (7)約有六成七的教師會安排讓學生參與設計與帶領遊戲。 (8)實施遊戲課程時,教師最常遇到秩序管理問題,其次是場地、安全考量、學生不喜歡與器材問題。 2、童軍教科書各單元主題的遊戲內容 (1)在人員互動的情形方面,以「分隊競賽」遊戲的數量最多,約佔五成五。 (2)在場地選擇方面,以「室內戶外均可」的遊戲數量最多,約佔五成。 (3)在隊形排列方面,以「無隊形」的遊戲數量最多,約佔六成三。 (4)在器材使用方面,以「需使用器材」的遊戲數量最多,約佔六成七。 3、九年一貫實施後,教師教授童軍課程各單元的情形 (1)整體而言,教師教授童軍課程,以「露營的基本知識與技能」類別的情形最多,而「服務活動」類別則最少。 (2)就類別而言,童軍教師教授童軍課程各單元之情形 在「童軍精神」方面,以教授「小隊制度」單元的情形最多;在「童軍資訊」方面,以「世界童軍運動的起源與發展」單元最多;在「服務活動」方面,以「日常生活中災變處理」單元最多;在「露營的基本知識與技能」方面,以「平結、接繩結等結法及應用」單元最多;在「旅行的基本知識與技能」方面,以「指北針的使用」單元最多;在「戶外休閒活動的基本知識與技能」方面,以「野外求生」單元最多。 (3)教師未曾教過某些單元的理由,主要為「該單元不合時宜」及「該單元無法引起學生學習動機與興趣」。 (4)教師曾教過某些單元,但卻不曾實施相關遊戲的理由,最主要為「不實施遊戲,一樣可以達成教學目標」。 (5)在各類別的單元中,教師教授童軍課程,大部份以技能性課程的單元較多,而非技能性課程的單元較少。 (6)教師教授非技能性課程時,實施的遊戲以「快問快答」、「賓果」為最多。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歸納之結論,提出具體參考的建議: 1、對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 (1)建立綜合領域童軍教育「遊戲應用」的教學資料庫。 (2)培養專業的綜合領域童軍教育師資。 (3)建立輔導教師機制,落實輔導制度。 (4)定期辦理遊戲相關訓練與研習。 2、對學校的建議 (1)提供足夠的活動教學所需的場地。 (2)提供足夠的教學設備與器材。 (3)合理調整童軍教師教學與行政負擔,研究合宜之任課時數與排課方式。 (4)增聘正式童軍教師,而非由代課教師或其他教師配課。 3、對童軍教師的建議 (1)積極參與遊戲相關的研習與進修,提升自我專業成長。 (2)多與其他教師一起討論如何實施遊戲課程。 (3)根據對象選擇遊戲,以引起學生學習動機與興趣。 (4)瞭解遊戲規則、內容,事先提醒學生注意事項。 (5)在遊戲結束後帶領學生分享省思遊戲的意義。 (6)提供學生設計與實施遊戲的機會,以培養學生能力。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吳務貞(1983)。影響童軍教育實施成效之因素分析研究。公民訓育學報,創刊號,403-431。
楊志顯(2004)。遊戲非兒戲--正視兒童遊戲的權利。學校體育,14(1),2-3。
謝美連(1995)。國民中學童軍教育教師現況調查研究。公民訓育學報,4,245-269。
呂建政(1988)。國民中學童軍教育課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六、鐘南、陳鐵、吳務貞、謝美連、黃玉等(1989)。台灣省國民中學童軍教育問題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

被引用紀錄


謝育錚(2013)。臺北市國中生童軍團參與和提昇品格力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3.0035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