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189.231
  • 學位論文

明代孔子「聖蹟圖」研究—以傳世正統九年本《聖蹟圖》為中心

指導教授 : 林麗江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明代出現一批以多景事蹟形式表現孔子一生的版畫作品—「聖蹟圖」。這群作品雖在學界已經漸受重視,但主要仍集中於版本收集以及版本製作之歷史背景探討。事實上,「聖蹟圖」是以圖像為主要表現之作,透過圖像可以幫助我們看見更有趣的文化現象。眾多版本裡,以傳世正統九年(1444)本《聖蹟圖》在編輯與圖像設計上皆獨樹一幟,孔子形象被賦予其他文人文化相關之圖式,再配合文本敘述,得深刻感受傳世正統本用心良苦的圖文設計。但矛盾的是,在品質上卻略微粗糙,極可能是一翻刻版本。造成如此兩極的現象,與明代當時之孔廟制度、版業發達所造成之本版競爭有關,透露出傳世正統本被出版的意圖之可能性。

參考文獻


鄭振鐸,《中國古代木刻畫史略》(上海:上海書店,2006)。
大木康,〈從出版文化的進路談明清敘事文學〉,收錄於〈新知與舊學―明清敘事理論與敘事文學〉,《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7:3,頁175-178。
王正華,〈生活、知識與文化商品:晚明福建版「日用類書」與其書畫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1(2003.09),頁1-85。
石守謙,〈明代繪畫中的帝王品味〉,《台大文史哲學報》40(1993.06),頁227-291。
石守謙,〈浪蕩之風―明代中期南京的白描人物畫〉,《台大美術史研究集刊》1(1994.03),頁39-61。

被引用紀錄


蘇玟瑄(2010)。從明代官員雅集圖看明代雅集圖及群體肖像的發展〔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1415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