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136.254
  • 學位論文

家族、地理與書院:以宋代湖湘學派的發展為中心

指導教授 : 李弘祺 黃克武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湖湘學派自胡安國一家在北宋末避難湖南起,開始成長茁壯;在經由張栻結合學派與嶽麓書院後,迅速發展、並臻於其發展史上的高峰。然而,湖湘學派卻也在達於鼎盛不久、張栻去世後,便快速地衰落下去。中間所歷經的時間,大約僅有五十餘年左右(1129-1180)。湖湘學派真正存在於歷史上的時間固然不算長,學界對於它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卻迄今未有充份的認識。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即希望取法思想史的研究經驗,參以社會史研究方法,置湖湘學派於宋代湖南的社會背景中,嘗試解決尚待釐清、論證的問題,並藉此呈現湖湘學派歷史發展過程的一端。 本論文的撰寫,主要以三個問題——湖湘學派經世主張的形成、湖湘學派與嶽麓書院的關係、湖湘學派無法持續壯大——為核心、交叉使用家族、地理與書院三個研究向度、按照湖湘學派由形成、發展到沒落的過程展開探討。

關鍵字

湖湘學派 嶽麓書院 地理 家族

參考文獻


田浩,《朱熹的思維世界》,台北,允晨,2008 。
吳松弟,《北方移民與南宋社會變遷》,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陳谷嘉《張栻與湖湘學派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嚴耕望,《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台北:聯經,1990。
王德毅,〈李椿年與南宋土地經界〉,收於宋史座談會編,《宋史研究集》第七輯(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4,頁441-80。

被引用紀錄


潘月卿(2014)。張祖年(1668-1736):金華地方儒者的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NTHU.2014.00157
陳韻竹(2014)。《明本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NTHU.2014.00011
陳嬿卉(2011)。胡宏與張栻思想比較研究-以本體論、工夫論為主〔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1.0246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