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2.14.130.13
  • 學位論文

《封神演義》中的法術、寶物及其文化意涵

指導教授 : 鍾宗憲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封神演義》以商周大戰為歷史背景,以法術、寶物構築成一個充滿想像力的世界,為明代魔幻大作。本論文就此特色,探討法術、寶物中的文化意涵。首先,將法術、寶物予以歸類,並分為「直接的」、「間接的」、「其他」。「直接的」是指變換身體、器官,以獲得戰鬥力,「間接的」指手持容器類寶物,或發揮想像力,幻化日用工具為不平凡,展現神奇力量,「其他」一類則為坐騎、精怪。在戰國時代,方士結合陰陽五行與數術,發展出占卜、占夢、讖語、占星、面相、觀氣等,而這些陰陽五行的概念都被《封神演義》吸收,並發展出精彩鬥法。獲寶的模式則可分為「遇難→獲寶→脫困」、「授寶→解難→卻敵」、「失寶→誤用→歸位」,除帶動情節發展,也使人體悟出人生況味。至於法術、寶物與人物形象之關聯,則分為三類。一為人物形象與法術、寶物密切相關者,作者創造法寶,結合神話、宗教信仰,為人物佩帶適合的法寶。二則人物雖為主將,但形象與法寶無所關聯,只是每一提及法術、寶物,就會想到該神祇。第三類屬和情節發展較無關係的神祇,祂們在書中地位不高,給人的印象不深,形象與法寶更無關係。至於所反映的母題,則從神話、宗教的角度切入,包括「盤古神話與宇宙卵母題」、「下凡歷劫、死亡回歸的母題」及「叛神母題」。巫術、陰陽五行、宗教對法術、寶物的影響,則指出雖為相同的法術、寶物,但以不同角度視之,得到的解釋也有所不同。最後則就《封神演義》對後世鬥法小說之影響,作探討研究。

關鍵字

《封神演義》 神魔小說 母題 法術 寶物

參考文獻


龔鵬程:〈以哪吒為定位看封神演義的天命世界〉,《中外文學》,1980年9月,頁18-39。
蕭鳳嫻:〈封神演義世界觀剖析─生活世界的異化及復歸之道〉,《鵝湖》,1998年12年,頁30-41。
蕭鳳嫻:〈封神演義之天概念分析〉,《鵝湖》,2001年7月,頁46-56。
李豐楙:〈出身與修行:明代小說謫凡敘述模式的形成及其宗教意識─以《水滸傳》、《西遊記》為主〉,《明道文藝》,2004年1月,頁102-128。
王德威:〈明清小說的現代視角〉,《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07年9月,頁127-145。

被引用紀錄


黃韻如(2014)。《南遊記》中的華光形象與寶物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210520141424170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