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8.100.195
  • 學位論文

聖桑《為低音管與鋼琴的奏鳴曲,作品168》之分析與詮釋

指導教授 : 徐家駒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以聖桑《為低音管與鋼琴的奏鳴曲,作品168》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風格上的探討,作為主要研究範圍。內文分成五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及研究方法;第二章為作品背景,探討作曲家的生平及其音樂創作風格;第三章為樂曲分析,分析各樂章之曲式結構、調性與和聲進行、節奏與素材的運用等;第四章為樂曲詮釋,闡述各樂章的詮釋方法,包括低音管與鋼琴間的互動及演奏上的詮釋想法;第五章為結論,總結寫作過程中的感想與心得。 聖桑在作曲手法上,是最接近浪漫時期德奧風格的法國作曲家,而在這首《為低音管與鋼琴的奏鳴曲,作品168》中,聖桑運用了傳統的奏鳴曲式,呈現豐富、多樣且具有表現力的樂句構思,以及浪漫的和聲色彩,除了展現其在音樂結構上,對內在張力和動力的建構,更說明了他折衷於浪漫音樂風格與傳統德奧音樂之間的獨特風格:不追求誇張的情緒化表現,堅持簡潔、講究勻稱、有邏輯性的一貫作風,顯現出純淨、典雅的風格特色。

關鍵字

聖桑 低音管

參考文獻


羅苑玲。〈聖桑D大調雙簧管奏鳴曲,作品一六六之分析與詮釋〉。國立台灣師
Camille Saint-Saens. Sonate pour Basoon et Piano. Editions DURAND, 1990.
中文書目:
方銘健。《西洋音樂史-理念與建構》。台北:仁泉文具印刷,2005。
洪萬隆。《音樂與文化》。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