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162.247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漢人移民來臺,營造地方性的公共空間,主要是建立在宗教寺廟的神權之上,以共同的祭祀活動,帶動族群的認同,以神明的神聖性來爲人民消災解厄,祈求平安、降福,因此寺廟的神權成為民間的權力中心,是民眾共同承認與信賴的所在。龍山寺建寺至今已逾二百七十年,其中歷經三個不同的政權,其功能也隨著政權的更迭而轉變。 日治時期是臺北由早期移墾的農業社會,邁向現代化工商企業組織的過渡期。臺北作為日本政府殖民統治的中樞,在日本計劃性的建設下,交通、市容、經濟、社會都隨之改變,使臺北成為現代化的都市,臺北鄰近的市鎮也隨之發展。日據時期的臺北社會已逐漸脫離地緣、血緣色彩,走向社會功能或社會需求的取向,由閉鎖而開放。艋舺也由地域濃厚的移民街庄,逐漸轉變為臺北市的一部份,龍山寺也因交通的便利,神明的靈驗,歷史的悠久,信眾的廣佈,突破地域的界限。 日治時期,艋舺龍山寺不僅跨越地域、漢人族群,甚至是超越種族。日本官方人員基於政治動機,而日本民間人士因佛教信仰與地方傳統的特性,親身參於龍山寺的宗教活動並慷慨捐贈,與其他寺廟的信眾來源相比,顯見日治時期艋舺龍山寺信眾的異質特性。 關鍵字:艋舺龍山、日治時期、宗教、祭祀、地緣

關鍵字

艋舺龍山寺 日治時期 宗教 信眾 祭祀 地緣

參考文獻


王見川、李世偉《臺灣的寺廟與齋堂》,臺北縣蘆洲:博揚文化,2004年。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灣文獻叢刊第19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第一冊,臺灣文獻叢刊第121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市:正中書局,1992。
卓克華《從寺廟發現歷史-臺灣寺廟文獻之解讀與意函》,臺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1月初版一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