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音樂生態,受到多元民族及文化的影響,一直以來都呈現多彩紛呈的狀況,整個音樂生態的內容可廣義的分為嚴肅音樂及通俗音樂兩大部分。嚴肅音樂部分,包括台灣本土的藝術性音樂、儀式性音樂、由西方傳入的嚴肅音樂(包括宗教音樂)及本土音樂家所創作的各類嚴肅音樂等等;通俗音樂的部分則包括中外民族的民歌、各類傳統戲曲及中外流行歌曲等等。其中最強勢的外來音樂,即西洋嚴肅音樂,對台灣音樂文化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因此瞭解西洋嚴肅音樂在台灣流傳發展的狀況,也就成為瞭解台灣音樂文化的重要課題。 西洋嚴肅音樂早在十七世紀便傳入台灣,日本人也在日治時期,透過音樂教育將西洋嚴肅音樂引介給台灣人民,但西洋嚴肅音樂卻一直要到台灣光復之後,才對整個音樂文化及人民的音樂生活有深遠的影響。光復之後,台灣社會文化的發展漸漸步入正軌,西洋嚴肅音樂始有機會深入台灣社會的各個層面,其流傳發展的途徑以音樂教育為起點,潛在影響台灣人民的音樂思維型態及價值觀,進而再透過傳播媒體及音樂展演活動的推廣,普及其流傳範圍,並影響台灣人民之音樂生活形態及音樂價值觀。在台灣為強勢之獨立樂種的西洋嚴肅音樂,實則與台灣社會文化的發展息息相關。因此本論文之研究,在時間上以光復之後、國民政府遷台之1949年為起點至今,研究層面則由西洋嚴肅音樂流傳的三大途徑—音樂教育、傳播媒體及音樂展演活動,來瞭解西洋嚴肅音樂在不同領域中流傳發展的狀況,再與台灣社會文化的發展作對照整理,以分析了者之間的交互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