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34.191
  • 學位論文

西洋嚴肅音樂在台灣流傳概況研究(1949∼1999年)

Classical Music in Taiwan(from 1949 to 1999)

指導教授 : 許常惠 呂錘寬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台灣的音樂生態,受到多元民族及文化的影響,一直以來都呈現多彩紛呈的狀況,整個音樂生態的內容可廣義的分為嚴肅音樂及通俗音樂兩大部分。嚴肅音樂部分,包括台灣本土的藝術性音樂、儀式性音樂、由西方傳入的嚴肅音樂(包括宗教音樂)及本土音樂家所創作的各類嚴肅音樂等等;通俗音樂的部分則包括中外民族的民歌、各類傳統戲曲及中外流行歌曲等等。其中最強勢的外來音樂,即西洋嚴肅音樂,對台灣音樂文化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因此瞭解西洋嚴肅音樂在台灣流傳發展的狀況,也就成為瞭解台灣音樂文化的重要課題。 西洋嚴肅音樂早在十七世紀便傳入台灣,日本人也在日治時期,透過音樂教育將西洋嚴肅音樂引介給台灣人民,但西洋嚴肅音樂卻一直要到台灣光復之後,才對整個音樂文化及人民的音樂生活有深遠的影響。光復之後,台灣社會文化的發展漸漸步入正軌,西洋嚴肅音樂始有機會深入台灣社會的各個層面,其流傳發展的途徑以音樂教育為起點,潛在影響台灣人民的音樂思維型態及價值觀,進而再透過傳播媒體及音樂展演活動的推廣,普及其流傳範圍,並影響台灣人民之音樂生活形態及音樂價值觀。在台灣為強勢之獨立樂種的西洋嚴肅音樂,實則與台灣社會文化的發展息息相關。因此本論文之研究,在時間上以光復之後、國民政府遷台之1949年為起點至今,研究層面則由西洋嚴肅音樂流傳的三大途徑—音樂教育、傳播媒體及音樂展演活動,來瞭解西洋嚴肅音樂在不同領域中流傳發展的狀況,再與台灣社會文化的發展作對照整理,以分析了者之間的交互影響。

參考文獻


ARRAY(0xa4f0678)

被引用紀錄


丁淑敏(2012)。國家古典音樂人才培育的補助機制-以文建會「音樂人才庫」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5/TNUA.2012.00026
楊淑雁(2006)。山葉音樂教室在臺灣之發展〔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5/TNUA.2006.00058
洪梅芳(2005)。鄭有忠與其樂團之研究-以1920至1960年代為主〔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5.01644
徐大衛(2005)。繆思的使徒──台灣戰後古典音樂樂評人的軌跡與信念〔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5.00756
蕭念慈(2005)。中部合唱音樂教育家---李君重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00420071422596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