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音對轉說研究」論文提要「古音對轉說」研究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及研究方法。第二章「陰陽對轉說的發展歷程」中針對陰陽對轉說形成的背景及形成的過程加以討論。陰陽對轉說形成的背景在於清代古韻觀念及學術目的的轉變。而學說形成的過程則經過了顧炎武「陰聲韻配入聲韻」、江永「數韻同一入」、段玉裁「異平同入說」、戴震「陰陽入三分」及韻轉的討論,最後至孔廣森始定名為「陰陽對轉說」。第三章「孔廣森及後人對陰陽對轉之研究」由孔廣森談起,說明學者對於陰陽對轉所做的疏證以及應用。其中孔廣森、楊樹達、陳師伯元對於陰陽對轉做過部分的疏證;而章炳麟、王力、姚師榮松則將陰陽對轉學說應用至同源詞的研究上。第四章「上古音三十二部對轉疏證」是以先秦文獻中的假借字為主,依陳師伯元古韻三十二部之分類,找出對轉的字例,並加以擬音。第五章「結論」主要談及「陰陽對轉說」對研究古韻的影響。由前面幾章的研究可以發現,「陰陽對轉」有助於古韻分部的研究、古韻次序的安排;對於構擬音值以及同源字的研究,都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