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5.183.221
  • 學位論文

晚唐、五代「毗沙門天王」研究—以敦煌與四川地區為例

「Vaisravana」in the Periods of Late Tang and Five-Dynasties—Based on Dung-Hung and Si-Chuan Areas

指導教授 : 曾肅良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摘要 本論文是探討晚唐到五代時期中國敦煌與四川地區「毗沙門天王」的相關問題。「毗沙門天王」信仰從印度開始發展,經中亞與于闐地區向東傳入中國的過程中,信仰內容經過多次改變,展現出「毗沙門天王」信仰中國化與世俗化的特點。本論文試圖探討:(1)、中國晚唐到五代時期「毗沙門天王」信仰的演變情形。(2)、探尋此時敦煌與四川地區盛行「毗沙門天王」信仰的背景因素。(3)、針對敦煌與四川地區的「毗沙門天王」造像,除解讀其圖像意涵外,也試著整理與比較兩地「毗沙門天王」造像的風格與意涵。 關鍵詞:毗沙門天王、毘沙門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北方天王、行道天王、財神護法。

被引用紀錄


劉欣宜(2008)。《搜山圖》抓妖圖像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80420091033262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