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論文主要在研究廿世紀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情形。本文的第一章為導論,概述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範圍、文獻探討與分析等。第二章,說明社會主義的由來及發展史。將社會主義的發展時間上分成四個階段。第一節先從社會主義的定義及思想的發展談起,第二節說明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的異同。第三節說明社會主義到了十九世紀四十年代時出現了第一個國際性的社會組織,即共產主義同盟,及其至第三國際之間的發展,及與馬克思主義。第四節,介紹和中國社會主義有關的俄國馬克思列寧主義,包括其馬克思思想淵源,組成部分及列寧主義名詞的由來及其意義。第三章說明一九一九年以前社會主義思想在中國的發展情形,第四章敘述一九一九年至一九四九年中共建政期間社會主義思想在中國的脈絡及派別,以至於最後共產主義脫穎而出的經過。第五章則敘述毛澤東在位期間,社會主義發展策略前後的變化。第六章則闡述鄧小平社會主義的路線。 第三章第一節介紹中國人固有的社會主義思想,第二節則略述西方社會主義東來中國的背景,第三節概述十九世紀到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間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情形,第四節則對辛亥革命後至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間,社會主義思想的新傳播階段作一描述。第四章第一節敘述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前後,特別是西方學者東來對社會主義思想在中國發展的影響,第二節介紹當時社會主義在中國三個主要派別,第三節說明此三派別在二○年代的以後的論戰,如「問題與主義論戰」,一九二○至二二年的「社會主義論戰」、一九二三年─二四年的「科學與人生觀論戰」及一九二七─三七年的「社會史論戰」,最後無政府主義消亡,社會改良主義式微,及至中共建黨、建政以來的發展。第五章說明毛澤東自中共七大定於一尊以後,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且每一階段都有一位權威者對毛澤東思想的內涵作權威的闡釋,第五章第一節述及新民主主義。第二節則說明蘇聯模式。第三節說明毛澤東模式。第四節述及後毛澤東時代的思想。而所謂鄧小平路線則是指一九七八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鄧小平主導下的中共所採行的路線。鄧小平的講話是形成鄧小平路線很重要的來源。第六章第一節說明鄧小平路線。第二節則說明十三大以後比較完整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第三節則說明中共十四大以後鄧小平路線的理論架構及基本內涵,終告完全形成,且提出了較為完整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第四節說明鄧後之社會主義思想。 第七章則為結論,第一節述及研究發現,第二節則略述研究建議,第三節則論及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