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說明本文撰寫的研究動機、範圍及方法。第二章說明成書背景、作者、版本相關問題及重要術語,以便對整部著作有提綱挈領之效。第三章討論此書編排、歸字依據及音論部分,以為〈後譜表〉在體制及歸字皆以《切韻指南》為藍本,〈前譜表〉則根據韓道昭的《五音集韻》,最後說明此書音論部分,發現吳氏「沿襲」趙宧光《悉曇經傳》者甚多。第四章離析書中反映語音層次有二:類似官話者,有影喻疑合流、泥娘混同、知照不分等現象;另有類似吳方言的匣喻合一,疑母部分讀入喻母,泥娘疑混同,知莊、知照分用,非敷不分等現象。第五章離析出兩個韻母系統:一是屬於保守性系統,包括〈前譜表〉裡臻深、山咸韻尾尚未混同,以及〈後譜表〉裡止攝、蟹攝仍未分化,山攝、遇攝均尚未產生語音演變;第二種是創新系統,即〈前譜表〉已將中古韻部進行反映語音的分化,〈後譜表〉裡,[-m]韻尾已經消失。並於文末說明其聲調系統,仍然保存平上去入四聲,其特色在於平不分陰陽,入聲調類仍然存在,卻轉變為喉塞音韻尾。第六章討論音系,此書具備的是多核音系,包括存古、映今兩部分。其中存古所反映的是《切韻指南》音系,而映今部分包括有官話、吳方言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