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6.230.40
  • 學位論文

現代漢語徒手動作動詞<打>字的語義、語法探析

指導教授 : 鄧守信博士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打>是現代漢語中語義相當紛繁複雜的動詞,許多「打+名詞」形式的語詞,<打>的語義已非基本的「碰觸」或「撞擊」義,而「打+動詞」形式的語詞,<打>的語義更是虛泛到像個詞綴。本論文的主力即在<打>的語義研究,並兼及<打>的語法定位。 在<打>的語法定位方面,本文認為<打>並非是個義無定義的虛動詞或運算子動詞(operator verb),從語法化(grammaticalization)的角度來看,light verb是個更恰當的說法。 在語義方面,首先透過比較同樣是語義虛泛的<打>、<弄>、<搞>三個異族相似詞,支持「語義虛化並不是詞綴化或功能化唯一條件」的假設;同時比較<打>、<拍>、<敲>三個同族相似詞,突顯<打>字基本的語義特徵。本論文的重點是<打>的語義分析,利用生成詞彙(Generative Lexicon)的觀念,分析「打+名詞」的形式,得到<打>有[接觸N]、[利用N]、[造成位移]、[改變內部狀態]、[向外位移]、[可學習]、[透過媒介]、 [有伴隨者]等八個語義成分,及「接觸」、「取得」、「製造」、「處置」、「有…技能」、「使用」、「排除、使脫離」、「參與…活動」、「引發生理或心理活動」等九種義項,這九種義項還能借轉喻(metonymy)和隱喻(metaphor)的方式衍生出更豐富的語義。除了「打+名詞」形式的語詞,本文也觀察到「打+動詞」與「打+名詞」有語義上的相似性,不同之處在於,在「打+名詞」中,<打>與後接的名詞共同合成(co-composite)語義,而在「打+動詞」中則表現為「打+動詞」整體的語義。

參考文獻


ARRAY(0xfa24700)

被引用紀錄


郭珮蓉(2002)。論現代漢語中的虛化動詞結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603200719130547
劉沛騏(2002)。現代漢語動名兼類和名物化用法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603200719130544
詹政達(2009)。整合網路視訊之多樣化網路應用之協同教學系統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61-0109200916374600
許明毓(2017)。臺灣閩南語「打」類動詞與客家語及華語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040120181612335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