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9.230.241
  • 學位論文

平面視覺構成之創作與研究─爵士樂音感圖像化之應用

指導教授 : 張柏舟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研究選擇以「構成」來從事創作設計,企圖能在既有的視覺構成原理之外,發現更多元的視覺意象,透過視覺構成元素點、線、面的群組變化與開展延伸,賦予構成藝術全新的概念和語言。在文獻探討上,從藝術設計史中創作趨於抽象化的脈絡及發展角度切入,其目的在探求有關平面視覺設計領域中構成的演化,並藉由文獻考據後所得之驗證,將藝術本質中所析離出的視覺構成元素,以全新的創意,掌握抽象語彙之運用,繼而架構出2D平面中,視覺傳達的美感表現手法與設計之間的關聯。同時,以個人創作之構成實驗作品,進行視覺構成相關原理的驗證。 本文結構分四大主題加以論述,包含: (一) 從藝術設計史的角度切入,探討構成的源流與發展。 (二) 構成在藝術設計領域中所代表的意義及重要性。 (三) 平面視覺構成之相關原理探討。 (四) 個人平面視覺構成創作實驗之成果與評估。

參考文獻


陳錦雄,2000,點元素於視覺設計之構成研究,國立師範大學設計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B.S. TOWER:Klee and Kandinsky in Munich and at the Bauhaus,Michigan.
Robert Klanten Hendrik Hellige Michael Mischler,1999 TRIGGER,Berlin,Die Gestalten Verlag.
Wassily KANDINSKY:The value of a concrete work,in K.C. LINDSAY and P.VERGO(edited):Kandinsky:complete writings on art.
Stephen V. SMIGOCKI:An inquiry into the art pedagogy of Klee and Wassily Kandinsky,PH. D. ,1974,Th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被引用紀錄


蔡璽琳(2001)。點、線、面的級數形態與造形構成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603200719121371
謝宇書(2002)。音樂的類比應用於視覺構成之創作與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603200719130659
陳秀如(2003)。視覺創造思考應用於創造性舞蹈之探討-以空間元素為創作範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09-0112200611362414
祝漢毅(2005)。新台幣紙鈔設計創作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004200717530505
張光毅(2006)。立體感表現形式在平面構成設計中的運用與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30420071316271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