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8.201.235
  • 學位論文

《相應部.魔相應》譯註與研究

指導教授 : 王開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其他宗教如基督教、回教、拜火教,都認為宇宙間有一個造物主——神的存在。神是正、善的代表,而與之對立的稱為「魔」;「魔」是神所造,是邪、惡的代表。神與魔、正與邪、善與惡,所表現出來的是一種對立的關係。佛教不同於其他宗教,它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它從不認為宇宙間有一個造物主——也就是最高神的存在。因此,佛教是無神論的宗教。但佛教中也提到魔,佛教中的魔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存在呢?魔在佛教中的意義到底為何? 本篇論文包含緒論與結論一共分為七章。第一章「緒論」,說明本篇論文的研究目的、方法,以及論文的架構。 第二章「巴利《相應部.魔相應》簡介」,簡介〈魔相應〉所使用的語言——巴利語,並說明進行譯註與研究〈魔相應〉時,所使用的原典版本與譯本。第三章至第五章分別為「第四〈魔相應〉第一品譯註」、「第四〈魔相應〉第二品譯註」、「第四〈魔相應〉第三品譯註」。第六章「〈魔相應〉內容之探討」,以《相應部.魔相應》為文本,探討其經文內容。第七章「結論」,提出筆者於〈魔相應〉譯註部份所發現之若干問題,並總結「魔」在佛教中的意義。

關鍵字

死神 死亡 〈魔相應〉

被引用紀錄


劉凱玲(2009)。萌聲‧複音‧新調-魏晉南北朝佛教文類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7373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