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168.16
  • 學位論文

李商隱詩歌「女性敘寫」之研究

指導教授 : 鄭文惠教授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女性敘寫」由於牽涉到一根深蒂固的性別寄託之文化傳統,使得文學中的「女性」經常成為政治託寓的符碼,也因而不少詮釋者對於文人(特別是男性)之女性敘寫詩作之解讀,游移、擺蕩在「愛情」與「寄託」之間,在此游移的裂縫中提供了多重可能的詮釋空間,「女性」這一能指,也隨著話語背景的轉變,被不斷地重新定義與詮釋。此一特質,在李商隱詩中,尤為明顯。對於李商隱詩歌之「女性敘寫」,清代至民國許多詮釋者基於不同的閱讀策略與詮釋標準,在「寄託說」與「愛情說」之間聚訟紛紜。從義山之相關詩歌看來,確實也存在託寓的可能性,因此在創作背景的探討上,有必要將其視為一種不容忽視的傳統力量,並作為女性敘寫的成因之一而加以論述,然而,其詩在多大的層面上有寄託,則解者紛紛,並無定論。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本論文擬逸離傳統的爭論焦點,在文本分析與研究切入方法上暫時跳脫比興寄託的閱讀策略與詩史互證的傳統視野,改由「性別」的觀照視角切入,並結合精神分析、敘事學觀點、文化與美學之相關論述,思考義山如何透過話語建構去「呈現」女性,審視其詩中之女性敘寫所構成的兩性關係及其透顯出的性別意義。在詩歌文本的詮釋上,亦避免傳統箋釋者以「事」解詩之缺失,而著重於詩歌情意內涵的解析,以掘發文本中人物之精神意涵、藝術形象之美學蘊義,對其女性敘寫詩作所牽涉到的文學、文化與美學上的相關問題也一併予以探討與論述。期能在傳統的爭論外,借由另類的思考維度,對李商隱詩歌之「女性敘寫」作出一新的價值評估,思考其於中國古典詩歌女性敘寫傳統中的歷史定位,並由此間接地了解晚唐文化型態之某一側面。全文共由六章組成,各章重點如下: 緒論部分除了對研究動機與李詩特質作一番說明,主要回顧相關研究成果,並對傳統詮釋方向作一番省思。 第二章「李商隱女性敘寫之創作背景」,分為三部份加以探討,首先為歷史文化背景,即詩學觀念與文化傳統;其次為時代文化背景,即中晚唐文化與審美思潮;最後為作家個人背景,即義山的女性心態與陰性特質,藉由探析這三方面因素對其女性敘寫有什麼樣的影響,以為研究進路。 第三章「形構方式與女性敘寫」,首先探討詩人如何從各個角度形構、烘托出女性「人物」的整體形象;其次偏重論述詩人對於女性敘寫之整體詩境氛圍的寫作策略;最後之「性別與時空展現」則藉由詩中兩性情境的時空呈現方式之探尋,一窺抒情主體的內在心理傾向與情感價值取向。 第四章「情感形態與敘述觀點」,「情感形態」方面,詩人在公、私領域的不同寫作策略與詩歌風格,形成明顯而強烈的對比,此或可視為其意識層面的陽性原則與潛意識層面的陰性特質在不同領域中發揮不同效用之表現,亦可看出詩人內在兩種不同的聲音。「敘述觀點與兩性情境」主要就語言層面的性別現象來觀察敘述主體之性別差異是否影響著義山詩女性呈現的方式以及兩性之情感內涵,進而發現義山詩在兩性情境的描繪上,有許多不同於主流性別意識型態的表現。 第五章「審美意蘊與文化意義」,首先從「以審美觀照建構情愛心靈景觀」與「以愛情話語重構人間現實世界」兩個角度彰顯義山詩在中晚唐詩歌情愛思潮中的獨特意義,並從文化轉型的角度透視詩人內在情感精神訴求的轉變,所導致的話語變遷現象。從「女性敘寫」在義山詩歌中的泛化現象,發現其在「觀看角度」與「認識模式」的變化中,重新建構一種觀照把握世界的範式(paradigm)。此外,其女性敘寫詩作在「突破了傳統的男/女之缺席/等待的模式」、「突破了傳統的男/女之凝視/被凝視的模式」與「男/女性別之主/客顛覆的傾向」等三個向度上,造成對傳統女性敘寫範式的位移,而且鬆動了主流性別意識形態中之男/女二元對立的父權價值體系。在「作者與角色審美關係的對應」上,以巴赫汀(Mikhail Bakhtin)關於「作者與角色關係」的對話理論所提供的不同思考方式,探討作者與詩中角色間審美關係的對應,發現義山部分女性敘寫詩作中所可能存在的多重主體意識間的交流對話,而通過不同層次聲音之融匯,構成了眾聲合鳴的審美效應。最後,「文類疆界的跨越」,將其女性敘寫詩作中明顯的詞化特質視為詩、詞演變過程中兩種文類的交互滲透下,所造成的文類內部的文體特徵之變化。 第六章,總結全文,並提出研究展望。

被引用紀錄


陳淑媛(2003)。李義山詩神話題材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603200719140960
賴佳玉(2006)。小李杜詩歌色彩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712200716110806
蔡柏盈(2007)。中晚唐綺豔詩中的「豔色」與「抒情」〔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1411200715154283
陳樺蓁(2009)。李商隱詩的象徵藝術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51374
王靜兒(2009)。兩漢言志賦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65799

延伸閱讀